作者:​周玉秀  单位:柳州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6
585

在孕期,许多准妈妈可能会遇到各种身体变化,其中水肿、血压升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然而,当这些症状持续加重时,可能预示着一种潜在的危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细分为不同类型,以便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将结合最新妇产科第十版教材及相关指南,为您解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级应对策略。

一、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组在怀孕期间特有的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盘早剥等。因此,准妈妈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级与识别

虽然教材未直接采用轻、中、重度划分,但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我们可以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致分为几个阶段,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妊娠期高血压:这是最轻度的形式,表现为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尿蛋白阴性,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此阶段孕妇可能仅有轻微的水肿,无其他明显不适。

子痫前期: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基础上,出现尿蛋白(≥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或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肺水肿、新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等。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需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母儿生命。

还有两种慢性高血压类型: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孕妇在孕前已有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蛋白尿或妊娠后蛋白尿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子痫前期的其他表现。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孕妇在孕前或孕20周前已诊断为高血压,妊娠后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至产后12周后。

三、分级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阶段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采取相应的分级应对策略。

妊娠期高血压: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的休息,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均衡饮食,减少盐分摄入;适量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及时降压治疗,监测尿蛋白及体重变化。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减轻孕妇焦虑情绪。

子痫前期:住院治疗:一旦确诊子痫前期,应立即住院治疗,密切监测母儿状况。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降压药、解痉药(如硫酸镁)等,以控制血压、预防子痫发作。

适时终止妊娠:对于病情严重或胎儿已成熟者,应考虑适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子痫:紧急处理:立即控制抽搐,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咬伤。

降压、解痉、镇静:迅速使用降压药、硫酸镁解痉及镇静剂,控制病情。

终止妊娠:子痫发作后多需立即终止妊娠。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综合管理:结合慢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加强孕期监测,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必要时邀请心内科、肾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四、预防与自我管理

除了分级应对策略外,准妈妈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定期产检:按时进行产前检查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键。通过产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自我监测:学会在家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变化,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准妈妈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结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不一,但均需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科学的分级应对策略,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产前检查,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障母婴安全。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