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维真  单位: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13
509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虽然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干预,HIV感染完全可以被阻断。暴露后72小时是阻断HIV的黄金窗口期,正确应对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本文结合HIV知识,帮助您掌握HIV暴露后的关键应对措施。

一、基本概念:了解HIV和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它像“特洛伊木马”一样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由HIV感染引起,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征。

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 

在可能接触HIV后,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防止病毒在体内建立感染。

二、防控第一站——HIV传播真相

1.HIV的“弱点”: HIV对热、干燥、消毒剂(如酒精、漂白粉)敏感,在体外迅速失活。

发病机制: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而导致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脑病、隐球菌脑膜炎等)和肿瘤(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

HIV载体: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脑脊液、胸腔积液、乳汁等具有传染性,通常认为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粪便及呕吐物不具有传染性(除非含有可见的血液)。

高风险人群:主要有男男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感染/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者。在中国,老年群体感染率增速显著,需引起重视。

HIV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医疗卫生人员和人民警察发生的HIV职业暴露。

不会传播HIV的日常接触场景  

、礼节性亲吻;共用毛巾、被褥等生活用品。

使用公共浴室、共用办公用品;接触门把手、公交车扶手等公共设施。

汗液、泪水(无可见血液时);被蚊虫叮咬。

三、防控第二站:艾滋病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程序一:HIV暴露后急救——紧急局部处理可降低病毒载量,提高阻断成功率。

皮肤锐器伤)的“一挤二冲三消毒”原则:先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从近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可选择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

水或流动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直至干净。

程序二:如何快速获取阻断用药

1小时内上报单位:启动职业暴露应急流程

2小时内服药最佳:由单位联系指定机构提供阻断药

(如高危性行为):

直接前往定点机构

无需单位证明:匿名即可获得专业处置,个人隐私依法受到保护

3重要提示

两类暴露都适用“黄金72小时”原则,但职业暴露有专门应急通道,处理更快速!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点包括:各地疾控中心(CDC)、定点传染病医院、设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点的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程序三:阻断用药时间及疗程——要记住这4组数字

尽可能在2小时内;最好在24小时内;但不得超过72小时。连续服用28天。

应关注:若确认传染源未感染(如对方检测阴性),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经医生确认用药风险大于获益,则可停药。

程序四:暴露后追踪检测——积极配合有保障

应在暴露后立即及之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和第6个月进行HIV检测追踪,以最终确定未感染HIV。 

防控关键记忆点

阻断黄金72小时:暴露后2小时内服药最佳,最晚不超过72小时!

28天疗程:PEP必须连续服用,不可漏服或中断。

检测随访:应在暴露后即刻(基线)、第4周、第8周、第12周和第6个月进行检测,以确认阻断成功。

预防优于阻断:坚持全程安全套、避免高危行为是关键。

结语

艾滋病虽不可治愈,但完全可防可控。掌握科学知识,遇险不慌,如遇暴露风险,应立即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定点医院,争取最佳阻断时机,这一正确的决定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