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楠  单位: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6
40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脑外伤,脑外伤的日常护理很重要。掌握护理关键点,可以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那么,脑外伤的护理关键点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脑外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脑外伤是由于外物穿透、外力撞击、冲击波、突然加速或减速力等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包括头皮裂伤、头皮或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在治疗护理不到位的情况下,脑外伤患者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肢体瘫痪或协调性下降)、视物模糊(或重影)、言语功能障碍(说不出话或发音模糊)、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易分散)、继发性癫痫、精神障碍(易怒、抑郁或焦虑)等,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脑外伤的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一)密切观察。在患者存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家属在居家生活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持续观察三天,发现两侧瞳孔不等圆、某侧瞳孔突然散大、伤口异常隆起、伤口异常红肿、耳鼻部位流出清水样或淡血样液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患者就医。在观察期间,家属应着重关注危急信号,如患者从清醒突然变得嗜睡、异常烦躁、胡言乱语或叫不醒,此时,应尝试唤醒,在无法唤醒时立即就医。根据日常观察情况,家属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在发现患者出现呕吐情况时,家属应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到头高半卧位或侧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其他分泌物,避免呕吐物堵塞患者呼吸道。若患者出现喷射状呕吐、频繁恶心且伴随头痛时,家属应立即带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如发现患者突然一侧手脚无力、抽搐、麻木或口角歪斜时,家属应立即带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二)调整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根据脑外伤患者的表现,恰当调节饮食。在早期脑外伤患者无特殊表现的情况下,家属应为其提供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随后,观察患者排便、排气情况,与正常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改为普通饮食。在患者存在颅脑损伤时,家属应为其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尽量将粗粮、细粮、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为患者尽快恢复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应避免油腻饮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在患者存在脑挫裂伤、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或脑疝等问题时,家属应为其提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小米粥、肉汤等,以缓解患者胃肠道不适。在患者进食流质饮食三天后,家属应将其日常排便、排气情况告知医生,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细碎容易消化、含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黑木耳、花生、虾皮、鸡蛋等,循序渐进地改善饮食,逐步强化患者胃肠道功能。

(三)关怀心理。部分重型脑外伤患者极易出现情绪障碍,表现为抑郁、情感淡漠、神经过敏、焦虑、情绪不稳定、攻击性等,此时,家属应在合理照顾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足够的鼓励、陪伴、理解、关爱、支持和帮助。如主动倾听患者的感受,给予情感关怀,陪伴患者参与康复治疗等。

(四)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脑外伤患者自身应保持稳定情绪,早睡早起,规律生活,注重保暖,预防后遗症。对于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家属应为其提供安静、卫生的环境,按照患者原来的生活习惯辅助其进行日常洗漱、进食。同时,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换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改药、增药。

(五)功能锻炼。对于存在语言或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外伤患者,家属应在医生指导下,遵循由被动到主动、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帮助患者开展语言或肢体的功能锻炼。如帮助患者按摩肢体肌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辅助患者进行床上坐位锻炼等。全程均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过度的不当锻炼引发风险。

总而言之,脑外伤发生率较高,后遗症较多,家属应密切观察脑外伤患者情况,主动关怀患者身心,配合饮食调整与功能锻炼,帮助脑外伤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患者后遗症发生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