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高达10.8%,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病。肾脏作为人体的“过滤工厂”,一旦受损,饮食稍有不慎就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慢性肾病患者饮食禁区的“神秘面纱”,教你如何科学饮食,为肾
脏“减负”。
高盐食物:肾脏的“隐形杀手”
许多人喜欢重口味的食物,却不知高盐饮食是肾脏的大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的盐,肾脏需要过滤更多的钠离子,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加速肾脏细胞损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盐摄入量高达9-12克。像腌制咸菜、咸鱼、腊肉、方便面调料包等,都是含盐“大户”。例如一包100克的方便面,调料包中的盐含量就可能超过6克,相当于一天盐摄入量的1.2倍。
高盐饮食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形成恶性循环。慢性肾病患者应尽量选择新鲜食材,烹饪时采用低盐方式,可用柠檬汁、醋、葱姜蒜等天然调味品提味。一些低钠盐虽然减少了氯化钠的含量,但增加了钾元素,血钾偏高的患者要谨慎食用。
高蛋白食物:“营养”变“负担”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并非越多越好。正常情况下,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中的蛋白质,使其重新回到血液中。然而,肾病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过多摄入蛋白质会让肾脏不堪重负,加速肾功能恶化。
肉类、豆类、奶制品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常见的瘦肉为例,每100克猪瘦肉含蛋白质约20克。慢性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人量,一般来说,肾功能轻度损伤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8-1克蛋白质,中重度损伤患者则需控制在0.6-0.8克。可以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它们的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求,代谢产生的废物相对较少。
高钾食物:不可忽视的“危险分子”
钾元素对维持心脏和肌肉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但慢性肾病患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高钾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当血钾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生活中,许多美味食物都属于高钾食物。例如,每100克香蕉含钾约256毫克,每100克菠菜含钾约311毫克。其他如土豆、红薯、海带、木耳等,钾含量也不容小觑。慢性肾病患者可以通过焯水的方式降低食物中的钾含量,如将菠菜在沸水中煮1-2分钟后捞出,可去除部分钾元素。同时,要定期检测血钾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
高磷食物:悄悄“侵蚀”肾脏的“幕后黑手”
磷元素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和骨骼健康,但慢性肾病患者肾脏排磷能力减弱,血磷升高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肾性骨病和心血管并发症。
动物内脏、坚果、可乐等饮料中磷含量较高。比如每100克猪肝含磷约310毫克,一杯330毫升的可乐含磷约40毫克。此外,加工食品中的磷酸盐添加剂也会增加磷的摄入,像火腿肠、罐头等。慢性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高磷食物,选择磷含量较低的食物,如精制米面、去皮鸡肉等。必要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
饮料与酒精:肾脏的“甜蜜陷阱”和“刺激源”
各种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深受大众喜爱,但它们对慢性肾病患者并不友好。饮料中的糖分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会增加肾脏负担,长期饮用还可能引发肥胖,加重肾脏代谢压力。酒精则会刺激肾脏血管,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同时酒精还会干扰药物代谢,降低治疗效果。
慢性肾病患者最好的饮品是白开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减少毒素在体内的堆积。如果觉得白开水无味,可适量饮用淡茶水,但要避免浓茶。
科学饮食守护肾脏健康
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需要严格把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美食。通过合理搭配食物,依然可以吃得营养又健康。在日常饮食中,要遵循“低盐、适量优质蛋白、低钾、低磷”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注意处理高钾蔬菜)、适量水果(选择低钾品种)、全谷物和健康脂肪。同时,要定期复查肾功能,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