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哮喘患者来说,随身携带急救药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至关重要。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我平时用药控制得不错,什么时候才需要使用急救药呢?是不是只有喘不上气的时候才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
首先,哮喘急性发作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典型的症状包括: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但有的患者可能只是感到呼吸不畅,胸口发紧,并没有明显的喘息声。尤其是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一旦出现上述不适,就要警惕是否急性发作了。
根据病情轻重,分阶段使用急救药
首先,当哮喘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喘不上气、说话费力等症状时,一定要立即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这是最常用的哮喘急救药之一,通过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的β₂受体,可以快速扩张气道,缓解支气管痉挛引起的症状。一般可以尽快吸入2-4喷,10~20分钟后可再次给药,直到症状明显缓解。
如果使用了沙丁胺醇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在短时间内需要反复使用,比如2~3小时内多次给药,就提示这次发作可能比较严重,单用沙丁胺醇可能不够。这时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可以更强力地抑制气道炎症,从而达到更好的缓解效果。具体剂量需要咨询医生,但一般可以在常用剂量基础上适当加量。
对于一些平时哮喘控制就不太理想、经常出现急性发作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预先制定一套“原有药量加倍”的应急预案。比如嘱咐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发作,就将原来规律使用的信必可由每次160μg增加到320μg,借此尽快控制病情。这种情况下,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照预定剂量给药,不可擅自加量或减量。
最后,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仍无好转,病情继续恶化,患者出现明显的嘴唇青紫、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表现,就要高度警惕了,这可能已经属于危重哮喘的范畴。此时再用药可能收效甚微,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呼叫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抢救治疗,包括吸氧、静脉用药等。
哮喘患者一定要尽早识别急性发作的表现,根据病情轻重,遵医嘱分阶段使用急救药物。症状轻的,可以先用沙丁胺醇;重一些的,可能需要加用吸入激素;危重的,就要尽快送医院抢救。掌握这些要点,再加上平时规律使用基础药物,定期随访,就可以将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和危害降到最低。
切记!千万别等喘不上气了才来用药
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等到喘不上气了才想起来用急救药!很多患者可能平时感觉不错,一旦发作就拼命忍耐,觉得缓一缓就能自己好转。但这样做实际上十分危险!要知道,急性发作时,支气管平滑肌严重痉挛,黏膜水肿,大量分泌物堵塞气道,血氧含量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即便后来使用药物,也可能难以迅速扭转病情了。严重时可能需要插管、上呼吸机等。
重视日常规范治疗,从根本上预防发作
另外,我还想提醒大家,规律使用医生开具的基础用药,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关键!很多患者对此认识不足,觉得平时没有发作,就可以不用药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要知道,即便没有明显的喘息咳嗽,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仍在持续。吸入激素等控制药物通过抑制这种炎症,修复气道上皮,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如果平时疏于用药,哪怕是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诱发危险的急性发作。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规范治疗,尽量做到每日同一时间用药,不要随意间断或减量。
总之,哮喘急救药是患者的“救命稻草”,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出现急性发作的征兆时,就要果断出手,尽早控制病情恶化。同时也要重视日常规范治疗,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掌握了这些要点,就能更从容地面对哮喘,保护自己的呼吸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