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晶  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足部组织容易发生溃疡、感染甚至坏疽,严重时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截肢虽能救命,却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身心遭受重创。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作为医学探索的新成果,成为了拯救糖尿病足患者的“黑科技”。

什么是胫骨横向骨搬移

胫骨横向骨搬移是一种基于“牵张成骨”原理的微创手术技术。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缓慢、持续的牵拉骨骼,刺激周围血管和软组织的再生,从而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这项技术最早由俄罗斯骨科医生Ilizarov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原本用于治疗骨缺损和肢体畸形。后来,医学界发现它在改善下肢缺血性疾病(如糖尿病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被引入糖尿病足的治疗领域。

胫骨横向骨搬移如何发挥作用

糖尿病足的主要问题是下肢血管闭塞和微循环障碍,导致足部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引发溃疡或坏死。胫骨横向骨搬移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促进血管新生

手术中,医生会在胫骨上截取一小块骨块,并安装外固定架,通过缓慢牵拉(通常每天1毫米),刺激局部组织产生“生物应力”。这种应力会激活体内的生长因子(如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改善足部血供。

改善微循环

骨搬移过程中,牵拉作用不仅影响骨骼,还会刺激周围软组织(如肌肉、筋膜、神经等),使原本闭塞的微小血管重新开放,增加足部的血液灌注。

减少炎症反应

糖尿病足常伴随慢性炎症,而骨搬移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组织损伤风险。

避免截肢

对于严重缺血或溃疡的患者,传统治疗可能难以避免截肢,而骨搬移技术通过改善血供,使许多原本需要截肢的患者保住了肢体。

手术过程:微创且可控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消毒铺巾。于胫骨中下段内侧作3~5cm切口,剥离骨膜后,用骨刀截取一小段1.5cm×5cm骨块。安装外固定支架,将骨块与支架固定。术后第3天开始横向搬移,以每天1毫米的速度缓慢牵拉骨块,刺激血管及软组织再生,持续10天后达到预定位移(约1cm),休息1~3天后,再回移10天并拆除外固定架。整个手术到拆除外固定架的时间不到一个月。

哪些人适合胫骨横向骨搬移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糖尿病足患者,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下肢缺血性溃疡,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轻中度血管病变,尚未达到完全闭塞的程度;早期糖尿病足坏疽,尚未大面积坏死;无法行血管重建或介入手术的患者。但对于严重感染、晚期坏疽或全身状况极差的患者,仍需谨慎评估。

胫骨横向骨搬移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于那些传统方法无效的患者,它可能成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尽管该技术仍需更多长期随访,但其在改善血供、促进组织再生方面的独特优势,已经让许多患者受益。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