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晓旭  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547

如果你身边有慢阻肺、肺纤维化、术后肺功能下降的亲人,或者你自己在生病后觉得“气儿不够用了”,甚至连吃饭、说话都成了负担,那么——你很可能需要肺康复了。肺康复,不只是“喘不上气”的人的专属,更是许多慢性疾病患者走向恢复的“加速器”。别急着打退堂鼓,肺康复其实没你想得那么高冷难懂。今天,我们就从几个小妙招出发,看看怎么帮肺功能“一步一步走回来”。

呼吸训练,先从“吹泡泡”开始

别小看一口气,这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在生病后发现,说几句话就得停下来喘气,像是在和空气“打架”。这是因为肺部的换气能力下降,呼吸肌群变得懒散甚至“罢工”。

呼吸训练的精髓,是让你学会“怎么呼”,不是用蛮力,而是用方法。最经典的练法,是“缩唇呼吸”:像吹口哨一样微微噘起嘴唇,让呼气过程变得缓慢而有控制,防止气一下子全跑出去。还有一个让不少人爱上的方法——吹泡泡。用吸管在水中吹气,既能锻炼肺活量,又有种“玩中康复”的轻松感。甚至有医院给患者发“泡泡棒”,既可训练口唇肌肉,又调动情绪,事半功倍。

轻运动,像“猫”一样慢慢动起来

说起康复运动,很多人脑袋里冒出的画面可能是健身房的汗流浃背,或者跑步机上的大口喘气。但对肺康复来说,运动要“轻柔但持续”,不是追求强度,而是找回协调。比如,最推荐的运动之一是“步行”。哪怕每天只是在家里走动,走个来回、数好步伐,也能让身体动起来。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康复医生会建议患者“做家务”:擦桌子、洗碗、叠衣服,这些动作既能锻炼四肢,又不至于太过剧烈,有种“生活就是康复室”的奇妙感。还有一项特别受欢迎的运动——太极。动作缓慢、呼吸配合、节奏温和,非常适合肺康复人群。想象你在晨雾中缓慢起式、伸手、呼吸,那种节奏感,不仅让肺慢慢张开,也能让心情安静下来。

咳嗽也讲技巧,别“硬刚”喉咙

你可能会觉得咳嗽是身体的本能,想咳就咳,越大声越“痛快”。其实,在肺功能弱的时候,“野蛮咳嗽”反而可能让喉咙更受伤,甚至引发气道痉挛。肺康复里有一个叫“有效咳嗽法”的技巧,听起来有点专业,其实很简单——它要求你先进行几次深吸气,然后轻轻“哈”出气,再进行一次短促有力的咳嗽。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温和的“清洁动作”,不伤肺、不伤喉,但效果却比乱咳嗽来得更彻底。还有一种叫“体位引流”的方法,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比如趴着、侧躺、低头等,引导痰液自然流出。有时候,护士会教你边轻拍背部边引流,像是在“敲开”痰液的藏身之处。这些姿势听上去像体操动作,但掌握后真的可以让你咳得更轻松、呼吸更顺畅。

吃饭也算训练,吞咽有“技巧”

很多肺功能不好的人会出现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吃饭时容易呛咳。米粒一入口还没咽下去,就开始咳得天昏地暗,甚至影响食欲。其实,这往往是吞咽协调能力下降的表现,而这同样可以“练回来”。医生会教你使用“安全吞咽法”:进食时坐直,慢慢咀嚼、分次吞咽,避免一口吃太多。吞咽前可以先空咽一口口水,像在“热身”;饭后不要马上躺下,而是保持坐姿30分钟,让食物稳稳进入胃里。更有趣的是,一些医院还会用“冰棒”训练法——让患者用冰棒轻触口腔和咽喉部位,激活感觉神经,从而提高吞咽反应速度。既能“清凉一下”,又是一种康复训练,一举两得。

肺康复从来不是某个瞬间的“魔法逆转”,而是一场与身体慢慢和解的过程。这些“小妙招”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大智慧。哪怕你今天只能吹一口泡泡、走十步路,也比昨天前进了一点点。别等症状严重时才开始“补救”,肺康复越早介入,效果越好。找一张舒服的椅子,做一次腹式呼吸;给自己煮顿饭,练习吞咽协调;跟朋友去公园慢慢走一圈,也许就是你与“喘不过气的日子”说再见的起点。

肺康复,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让你重新“好好活着”的练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