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风,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后遗症,使其生活无法自理,身心遭受巨大创伤。从卧床不起到重新实现生活自理,不仅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殷切期盼,更是医护人员努力的方向。科学系统的护理进阶方案,能够帮助中风偏瘫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接下来,将从急性期、恢复期到居家康复期,为您详细介绍护理要点。
急性期护理:生命支持与早期康复介入
中风发病后的急性期,患者病情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此时护理的首要任务是配合医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与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展早期康复护理,为后续恢复奠定基础。
体位摆放是急性期康复护理的关键。为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患者应保持正确的卧位。仰卧位时,在患侧肩背部、臀部下方垫软枕,使肩胛骨向前,上肢伸展,掌心向上,手指分开;下肢在膝关节下方垫薄软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防止足下垂。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健侧下肢屈曲置于患侧前方软枕上,患侧下肢在后保持伸展位。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向前伸展,肩关节屈曲约90°,下方垫软枕;患侧下肢屈曲,置于软枕上,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微屈。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 2 小时一次,预防压疮发生。
恢复期护理:功能训练与生活能力重建
进入恢复期,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此时护理的重点是通过系统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重建生活自理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训练。从床上坐起训练开始,患者先将健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下方,利用健侧下肢的力量将患侧下肢抬起移至床边,然后用健侧上肢支撑床面,缓慢坐起。在能够稳定坐立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手交叉,伸向前方、侧方或下方,保持身体平衡,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时间。站立训练是行走训练的基础。患者在他人协助下,先从床边站立开始,双手扶住床栏,逐渐过渡到独立站立。站立时,注意保持身体重心稳定,双脚与肩同宽。随后进行行走训练,初期可使用助行器辅助,先迈健侧脚,再迈患侧脚,步伐要缓慢、平稳,逐步增加行走距离和速度。同时,加强患侧肢体的肌力训练,如进行抬腿、伸膝、握拳等主动运动,以及使用弹力带等进行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语言功能训练,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要根据其语言受损程度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从简单的发音训练开始,如练习 “啊、哦、呃” 等单音节,逐渐过渡到双音节、词语、句子。鼓励患者多听广播、看电视,模仿他人的发音和语调;进行复述训练,从短句子到长句子,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可通过看图说话、讲故事等方式,激发患者的语言交流欲望。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鼓励患者尽可能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在训练初期,家属或护理人员可给予适当协助,随着患者能力的提升,逐渐减少帮助,让患者独立完成。例如,穿衣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通过反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居家康复期护理:延续护理与健康管理
当患者出院回到家中,居家康复期的护理同样重要。家属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去除家中地面的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在卫生间、楼梯等地方安装扶手,防止患者跌倒。
继续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制定规律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中风偏瘫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从卧床到自理,是中风偏瘫患者漫长而艰辛的康复之路。通过急性期的生命支持与早期康复、恢复期的功能训练与生活能力重建,以及居家康复期的延续护理与健康管理,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进阶方案能够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