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川  单位:达州市宣汉县芭蕉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9-03
526

胃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认为,胃痛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不当、情志不畅、气血运行不畅等。中医治疗胃痛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多种方式。

中医关于胃痛的6种类型

寒邪客胃型:这种类型的胃痛发作非常快,尤其是在比较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不过如果能够及时保温,或饮一些热水温胃散寒,疼痛很快就会减轻,患者也可以服用良附丸来治疗。

瘀血停滞型:这种类型的胃痛发作时,胃部常有胀痛感,并且疼痛部位固定,疼痛如刀割或针刺般,并且疼痛部位拒按,若遇恼怒则疼痛加剧,入夜后疼痛也会加重,有时会出现吐血、黑便、舌苔紫暗、脉涩等症状,这类胃病必须活血化瘀,可以服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来治疗。

胃阴亏虚型:胃脘处有隐隐的烧灼般的疼痛,口燥舌干,舌红少津,烦热难当,感觉口渴和饥饿,但是却又食欲不振,并且四肢无力,大便干结,身体迅速消瘦。这类胃痛需要滋阴益胃,和中止痛,服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效果不错。

湿热中阻型:胃脘疼痛,有灼热感,并且发热、头晕,口干口苦,舌呈红色,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感觉口渴难当,但是又不想喝水,如果喝水多了还会呕吐;大便干结,或便黏而不爽,小便则黄赤。这类胃痛需要清热化湿,理气和胃,可用清中汤来调理。

饮食停滞型:胃脘疼痛,感觉胀痛,并且拒按,舌苔厚腻,脉象滑数、不断嗳气、反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呕吐后或便后疼痛会减轻。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这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所造成的,一般需和胃止痛,服用保和丸可缓解。

肝气犯胃型:胃脘胀满,脘痛连胁,感觉胸闷,不断叹息,嗳气,舌苔薄白,脉弦,大便不畅,一旦烦恼郁怒则疼痛会更加剧烈。这类疼痛需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

中医治疗胃痛的方法

1.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胃痛是中医治疗胃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中药治疗胃痛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胃痛采用不同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药治疗胃痛的方剂:

复方陈香胃片:由陈皮、木香、石菖蒲、大黄、碳酸氢钠、重质碳酸镁、氢氧化铝组成,主要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脘腹痞满、嗳气吞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胃苏丸:胃苏丸是一种以紫苏梗、香附、陈皮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症状。

香砂养胃丸:其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白术、陈皮等,主要功效是温中和胃,适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胃痛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针灸治疗胃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达到治疗胃痛的目的。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针灸治疗胃痛的穴位:

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约四横指)。针刺足三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胃痛。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是治疗胃痛的主要穴位之一。刺激中脘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痛。

3.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胃痛的一种有效方法。推拿按摩的原理是通过按摩腹部和相关穴位来促进脾胃功能的调节,缓解胃痛。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

腹部按摩:将双手平放在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痛。

中脘穴按摩:用指腹按揉中脘穴,可以刺激脾胃功能,缓解胃痛。

4.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也是中医治疗胃痛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胃痛与饮食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缓解胃痛。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饮食调理方法:

少量多餐:适当增加进食次数,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可以减轻胃肠负担,缓解胃痛。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此类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或加重胃痛,应避免食用。

多吃易消化食物:易消化的食物容易被胃肠道吸收,减轻胃肠负担,缓解胃痛。

总之,中医治疗胃痛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类型的胃痛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调理,从根本上解决胃痛问题。同时,中医治疗胃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推广,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