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降香玉  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2
15

在医院中,手术室是感染控制的核心区域。手术一旦开始,患者的皮肤屏障被切开,身体就处于对外界病菌极为脆弱的状态。此时,空气中的微生物、医务人员的动作甚至手术器械的放置,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源。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手术室必须进行科学的无菌区域划分和严格的管理。这不仅是医学规范的要求,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为什么要划分无菌区域?

手术时,任何外来细菌都可能通过切口进入体内。空气灰尘、衣物纤维、医护人员动作,甚至操作器械的摆放,都可能成为隐患。划分区域,可以明确哪些位置必须绝对洁净,哪些允许有限度活动,从而帮助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保持“界限意识”,减少交叉污染。简单来说,越靠近手术切口,要求越严格。

二、手术室内的基本区域划分

一般来说,手术室会分为以下几类区域:

1.无菌区

这是要求最高的区域,包括手术台面、手术切口、覆盖在患者身上的无菌巾、已经灭菌的器械台等。任何进入无菌区的物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医护人员也要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无菌手套。这里被视为手术的“核心战场”,绝不允许有任何污染物进入。

2.相对无菌区

主要是指手术间内靠近手术台的区域,比如麻醉机附近、巡回护士活动范围等。虽然不直接接触切口,但仍需要保持较高洁净度。进入这一范围的人员要穿戴规定的衣帽和鞋套,并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以减少空气微生物含量。

3.一般清洁区

包括手术室外围走廊、更衣室、洗手间、器械清点区等。这里并不直接参与手术操作,但与无菌区存在联系,因此要求比普通医院环境更高。物品运输、医护人员进出等活动大多在此完成。

4.污染区

一些特殊的操作场所,如存放污物的间室、清洗使用过器械的房间,就属于污染区。此类区域与无菌区要严格隔离,并设有专门通道,避免污染物逆流进入手术区域。

三、无菌区域管理的关键措施

区域划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日常执行。医护人员进入前要更换衣帽和鞋套;手术医生在无菌区操作时双手必须保持在胸前或切口上方;巡回护士则主要在相对无菌区活动,避免与无菌区交叉。器械和敷料必须经过灭菌,一旦怀疑被污染就立即更换。

环境管理同样关键。手术室通常保持正压,空气只向外流不倒灌;温湿度维持在适宜范围,以抑制细菌繁殖;地面和墙壁要定期消毒。医院还会要求洁净物品与污物分开运输,手术前后清点器械,一旦发现无菌区遭到破坏,就要立即补救。

四、常见的无菌区隐形威胁

即使有了规范和制度,无菌区域依然面临一些不易察觉的威胁。比如,医务人员在手术中随意交谈,飞沫会增加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帽子或袖口若佩戴不严,头发和衣物边缘就可能不经意触碰到手术台。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的操作,比如调整手术灯或频繁开关门,也可能打破空气的稳定流场,让外部的灰尘进入。这些细节往往不被患者注意,却会直接影响到无菌环境的纯净度。因此,医护人员在手术中需要保持高度专注,哪怕是再细微的动作,也要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五、对患者的意义

对患者而言,这些看不见的管理却至关重要。科学的无菌划分和管理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让恢复更顺利,减少并发症,也提升手术整体成功率。可以说,每一次规范的穿戴、每一项流程的执行,都是在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固的保护墙。正因为有这套体系,现代外科手术才能在更安全的环境下完成。

手术室无菌区域的划分,不只是空间的区分,而是一整套严格的管理理念。通过科学分区、规范操作和对细节的把控,医院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医生的技术固然重要,但背后这道“无形的防线”,同样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基石。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