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国华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感染科  发布时间:2025-07-15
888

秋冬季节,咳嗽成了很多人的“小麻烦”。有人咳了两周就开始焦虑:“我是不是得了肺结核?”其实,咳嗽持续不愈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都是肺结核。今天我们就来科学分辨,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不错过真正的健康警报。

一、看清:肺结核的“真面目”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空气传播,活动性患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含菌飞沫核,被健康人吸入可能致感染。

骨结核等肺外结核及潜伏感染者通常无传染性。典型症状有: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痰中带血或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长期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胸痛、呼吸急促。

早发现、早诊断并规范治疗,绝大多数可治愈。

二、这5种咳嗽容易被误认

(1)感冒后咳嗽:最常见的“拖尾”现象

感冒痊愈后遗留的咳嗽,因呼吸道黏膜受损、神经末梢敏感所致,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持续不超3周,属自限性疾病,无需过度担心。

若咳嗽影响生活,可适当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或氨溴索等祛痰药。

(2)过敏性咳嗽:像“隐形过敏”在作祟

这类咳嗽多见于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尘螨、冷空气等过敏原后发作,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或清晨加重,伴咽痒。痰中嗜酸粒细胞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有效。

预防需远离过敏原,外出戴口罩,室内清洁除螨,必要时遵医嘱用布地奈德吸入剂等控制症状。

(3)鼻后滴漏综合征:鼻子惹的“咳嗽祸”

鼻炎、鼻窦炎等上气道疾病,会致鼻腔分泌物经鼻后孔倒流咽部,刺激咳嗽感受器引发慢性咳嗽。患者常觉喉咙有异物、需频繁清嗓,可能伴鼻塞、流涕。

治疗需针对基础病:过敏性鼻炎首选鼻用激素和第二代抗组胺药;慢性鼻窦炎可能需联用抗菌药和鼻腔冲洗。

(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酸“烧”出来的咳嗽

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咽喉,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此咳嗽夜间平卧或进食后加重,部分人伴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

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超重者减肥,避免过饱、睡前进食,少吃辛辣、酸性食物及咖啡。药物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必要时联用促胃动力药。

(5)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特殊哮喘”

这是哮喘的特殊类型,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多为刺激性干咳,夜间或凌晨加重,持续超4周。患者无明显喘息,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若不及时干预,部分可能发展为典型哮喘。持续干咳超4周,尤其有哮喘家族史或过敏史者,需及时做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

三、出现这些情况,别硬扛

咳嗽超2周或痰中带血,这是肺结核核心警示信号,尤其伴痰中带血时,需尽快就医做痰液检查和胸部X光片,排查肺结核或支气管结核。

若咳嗽同时伴有持续低热、盗汗、体重骤降等全身症状,需高度警惕,肺结核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及短期内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有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尤其在封闭环境长时间共处,出现咳嗽等症状应及时筛查,结核菌潜伏期可达数周甚至数年,免疫力下降时发病。

咳嗽时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可能提示肺部病变较重或合并气胸、胸膜炎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四、日常预防:减少咳嗽“找上门”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和营养不良。

保持环境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病原体浓度。

做好防护:密集场所戴口罩;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需用纸巾遮口鼻。

及时接种疫苗: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预防儿童重症结核。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定期体检,降低患病风险。

咳嗽只是一种症状,背后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需要重视的肺结核或哮喘。关键在于根据咳嗽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个人情况,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