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晓  单位:山东省荣军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673

慢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稳定,则会严重损害心脏、肾脏以及眼睛等器官。降压西药作为控制慢性高血压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需要了解各类降压西药的特点,针对性地服用,从而更好地精准控制血压。

常用降压西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钙通道阻滞剂(CCB)。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以氨氯地平为例,它是一种长效的CCB,作用时间可持续24小时以上,每天只需服用一次,能平稳地控制血压。这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以及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效果较好。因为它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使血管扩张,同时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导致水钠排泄增加,血容量减少,进而降低血压。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ACEI除了降压作用外,还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因此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等患者。例如,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ACEI可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保护肾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产生与ACEI相似的降压效果。常见的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ARB的耐受性较好,干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ACEI低。它同样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等患者,能有效保护靶器官。

利尿剂。利尿剂主要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少体内钠和水的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常用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小剂量的氢氯噻嗪(6.25 - 25mg/d)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利尿剂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肾脏对钠的处理能力下降,利尿剂可以有效地减少体内多余的钠,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上的β-受体,使心率减慢,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常见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患者。例如,对于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同时降低血压。

如何精准选择降压西药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分层。对于血压轻度升高(140~159/90~99mmHg)且心血管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先尝试单药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对于心率较快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可优先考虑β-受体阻滞剂;而老年患者则可优先选择CCB或利尿剂。对于血压明显升高(≥160/100mmHg)或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通常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发挥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降压效果,同时减少单一药物剂量过大带来的不良反应。常见的联合方案有ACEI/ARB+CCB、ACEI/ARB+利尿剂、CCB+利尿剂等。

考虑患者的合并疾病。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那么ACEI或ARB就是首选药物,因为它们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保护肾脏,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若患者合并心力衰竭,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都是常用的药物,必要时还可联合使用醛固酮拮抗剂。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CCB可以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总之,降压西药种类繁多,各有特点。在治疗慢性高血压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选择药物,遵循用药注意事项,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