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智慧  单位:滕州市工人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8
1467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指甲变得脆弱易断,就连皮肤和嘴唇都失去了往日的红润?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发出的“求救信号”。作为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缺铁性贫血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都有发生,尤其好发于孕妇、婴幼儿和经期女性。想要摆脱它的困扰,科学补血补铁至关重要。

铁元素在人体中扮演着“氧气运输官”的关键角色。它是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负责将肺部吸入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一旦体内铁储备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氧气运输效率降低,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造成缺铁的原因多种多样,饮食中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胃肠道隐性出血)等,都会让身体陷入“缺铁危机”。

面对缺铁性贫血,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吃红枣、红糖就能快速补血,实际上这些食物中的铁含量较低,且属于非血红素铁,人体吸收率不足5%。还有人盲目服用高剂量铁剂,不仅可能引发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还会影响锌、钙等其他矿物质的吸收。科学补铁,需要掌握正确方法。

在饮食方面,合理搭配是关键。动物性食物是补铁的“主力军”,瘦肉、动物肝脏、鱼类等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20%~30%。每周可以安排2~3次瘦肉或鱼类,每月食用1~2次动物肝脏(注意控制量,避免胆固醇摄入过高)。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橙子、猕猴桃、青椒等,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显著提高铁的吸收率。相反,咖啡、浓茶中的鞣酸和多酚会抑制铁吸收,建议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内避免饮用。

对于缺铁严重的人群,仅靠食物补铁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这时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铁剂。市面上的铁剂种类繁多,二价铁(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比三价铁更容易吸收。为减少胃肠道刺激,建议餐后服用铁剂,同时搭配维生素C片。服用铁剂期间,粪便颜色可能变黑,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但要注意,铁剂不能与牛奶、钙片、抗酸药物同时服用,它们会影响铁的吸收。

除了补充铁元素,还要关注影响铁吸收的其他因素。保持胃肠道健康至关重要,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应及时治疗。此外,适当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定期体检,监测血常规和铁蛋白水平,能及时发现缺铁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缺铁性贫血不是小问题,但只要掌握科学的补血补铁方法,就能有效改善症状。通过合理饮食、正确补充铁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告别缺铁性贫血,让身体重新充满活力。记住,健康补铁是一场“持久战”,持之以恒才能收获良好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