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璐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569

2025年央视春晚李子柒身着植物染渐变色长裙惊艳开场……在古代,衣服的颜色多来自于天然染料,而在这些染料中,不少竟是中药!没错,智慧的中华民族很早就发现,许多植物不仅能治病,还能染布,吸收了中药药效成分、色素及香味的布料甚至带有独特的药物保健功能,如消炎抗菌、抗过敏、防虫等。色彩背后,竟然藏着中药的智慧,那么有哪些既能入药又能染色的神奇植物呢?

中国红:茜草与红花

1.茜草——古代高级定制红

茜草染色始于商周,是古代最重要的红色染料之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深红娟”,历经两千多年仍色泽艳丽,就是用茜草多次浸染而成。唐·李商隐“茜袖捧琼姿”、宋·苏轼“相挨踏破茜罗裙”诗词中均描述有茜草染制的服装。

茜草别名血见愁,来源于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和根茎,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它“通经脉,治骨节风痛”,“专于行血活血”。古人用它治病,也用它染出华贵衣裳。

2.红花——丝路上的黄金染

古埃及时代,红花被作为染料和化妆品使用,古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红花染色的衣物,古罗马人则是用其制作胭脂和口红,而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其引入中国。红花的花瓣中同时含有红色素和黄色素,需要用特殊的工艺提取才能得到纯正的红色染料,故有“红花染红,十斤花得一钱红”的说法。

红花是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为妇科良药。《本草蒙筌》称其“专治女科”,而《本草汇言》“活男子血脉,行妇人经水”。红花主含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不仅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还能美容养颜、改善睡眠质量。有趣的是,古人还发现红花染的布料能防虫蛀,可谓“一物多用”。

帝王黄:栀子

栀子——尊贵的“皇家黄”

大家非常熟悉的栀子,虽然开着白色的花朵,但是它成熟果实经过浸泡直接煮水就可以染出鲜艳的黄色,是自秦汉以来应用最广的黄色天然染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金黄色绣线和土黄色丝织物上的黄色都来源于栀子。先秦时期,黄色服饰并非天子专利,庶人也可穿黄色,到了唐高宗时期,黄袍成为皇帝专利,官民禁止穿黄,自此黄色一直成为皇权的象征,延续到明清时代。

在中药里,栀子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伤寒论》中“栀子豉汤”就是经典方剂。除此之外,栀子外用还可消肿止痛,炒焦后还能凉血止血。

青花蓝:靛蓝

靛蓝——千年不褪的“中国蓝”

在古代平民服饰中,青蓝色占据着绝对的主流。先秦·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说的就是靛蓝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颜色比原植物更鲜艳。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蓼蓝、茶蓝、马蓝、吴蓝、木蓝5种植物均可种蓝造靛,即生产中药青黛。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的功效,用于热毒发斑,吐血咯血,现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出血。外用治疗腮腺炎及疮疹痒痛。

除此之外,还有染紫色的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染黑色的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等等。下次见到一件植物染的衣裳,不妨想想——它可能不仅仅是时尚单品,还是一味“行走的中药”呢。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