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芮瑾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发布时间:2025-06-24
1054

天天低头刷手机、伏案敲键盘,不少人年纪轻轻就被颈椎病缠上了。脖子僵硬得像块铁板,肩膀酸痛到抬不起来,严重时手指发麻、头晕恶心,连扭头都费劲……这些痛苦,相信打工人和学生党都深有体会。今天咱们就唠唠,针灸这根“小细针”,怎么给颈椎病“解套”!

颈椎病不是“脖子累了”,是骨头“造反”了!

很多人以为颈椎病就是脖子酸痛,休息一下就能好,其实没这么简单。西医说,颈椎病是颈椎间盘老化、骨质增生,压迫到神经、血管,导致脖子、肩膀甚至胳膊出问题。中医看这事儿,讲究“经络不通”——颈椎周围的督脉、膀胱经、小肠经就像身体的“高速公路”,一旦受寒、劳损或者姿势不对,气血运行就会“堵车”,不通则痛。

中医把颈椎病分成几种类型,症状各有不同:

颈型颈椎病:脖子僵硬、酸痛,转动时“咔咔”响,就像生锈的齿轮。

神经根型颈椎病:胳膊、手指发麻,握东西没劲儿,严重时拿筷子都会手抖。

椎动脉型颈椎病:一扭头就头晕、恶心,甚至眼前发黑,像突然“断片”。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总感觉脖子发紧,还伴有心慌、失眠、出汗多等症状。

简单来说,颈椎病就是颈椎“闹脾气”,得想办法让它重新“听话”!

颈椎病自测:你的脖子“报警”了吗?怀疑自己有颈椎病?快来测一测:

脖子僵硬,转头、低头时疼痛加重;

肩膀、后背酸痛,像背着一块大石头;

手臂、手指发麻,晚上睡觉被麻醒;

经常头晕、恶心,走路像踩棉花;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中了3条以上,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检查!长期忽视颈椎病,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视力下降,甚至影响走路,早治才能少遭罪!

针灸“治颈秘籍”:小细针“捅破”气血堵点!

有人一听说扎针就害怕,其实针灸治颈椎病真没那么可怕!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在脖子、肩膀、手臂上选几个关键穴位,就像给堵塞的经络按下“重启键”。

1.选穴讲究:哪里不通扎哪里!

风池穴:在后脑勺下方,耳垂平行的凹陷处,扎针能祛风散寒,缓解头晕、脖子僵硬;

大椎穴:脖子下方最突出的骨头下面,就像身体的“阳气开关”,艾灸或针刺能温通经络;

肩井穴:肩膀最高处,按上去又酸又胀,扎针能放松肩部肌肉,减轻酸痛;

后溪穴:握拳时小拇指一侧的横纹尽头,专门对付低头族的颈背疼痛,扎针时配合活动脖子,效果翻倍!

2.针灸“升级套餐”:花式疗法更带劲!

电针:在普通扎针的基础上,通上微弱电流,就像给穴位做“按摩”,刺激更强,见效更快;

温针灸:针柄上点燃艾绒,一边扎针一边艾灸,热乎乎的感觉能把脖子里的寒气“逼”出去;

放血疗法:在疼痛部位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少量瘀血,适合脖子红肿、疼痛剧烈的人。

不少患者扎完针,当场就感觉脖子轻松了,像卸下了十斤重担!但针灸治颈椎病得坚持,一般每周2-3次,连续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10次左右),才能巩固效果。

针灸之外,这些“护颈妙招”也得学!

想彻底摆脱颈椎病,光靠针灸还不够,日常保养更重要!

少低头:刷手机时把屏幕抬高,别当“低头族”;伏案工作1小时,就起身活动5分钟脖子;

热敷:用热毛巾或盐袋敷脖子,每天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颈椎操:双手托住后脑勺,头往后顶,手往前推,对抗发力;或者左右歪头、画“米”字来给颈椎“松松绑”;

选对枕头:枕头别太高也别太低,一拳高最合适,中间低、两端高的形状更贴合颈椎曲线。

这些误区,千万别踩!

误区1:颈椎病按按、捏捏就能好?

按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严重的颈椎病必须规范治疗,否则可能加重压迫!

误区2:针灸越疼效果越好?

正确的针刺感是酸、胀、麻,不是剧痛!如果疼得受不了,一定要告诉医生。

误区3:症状消失就不用治了?

颈椎病容易反复,即使症状缓解,也建议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颈椎病虽然难缠,但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和它“和平共处”。下次脖子再犯疼,不妨试试针灸这招,说不定会被中医的神奇效果惊艳到!当然,如果症状严重,记得及时就医,毕竟健康的脖子,才是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