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一旦爆发,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但其实,在发病前,我们的身体会发出许多“救命信号”,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能抓住这些关键线索,为健康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
一、突然眩晕,天旋地转
眩晕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前兆之一。很多人都有过头晕的经历,但脑血管病引发的眩晕有所不同。这种眩晕通常突然发作,患者会感觉周围的事物都在旋转,身体失去平衡,甚至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它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如果短时间内频繁出现这种天旋地转的眩晕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很可能是脑血管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平衡中枢所发出的警告。
二、剧烈头痛,毫无征兆
普通头痛往往能找到诱因,比如感冒、睡眠不足等,但脑血管病引发的头痛通常毫无预兆,且疼痛程度剧烈,就像头部被重物敲击,或者有血管在“突突”跳动。有时,这种头痛还会伴有恶心、呕吐,服用普通止痛药也难以缓解。所以,一旦出现毫无原因的剧烈头痛,尤其是伴有呕吐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排查脑血管问题。
三、眼前发黑,短暂失明
突然眼前发黑,几秒钟或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一过性黑矇”,也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前兆。这是因为视网膜短暂缺血导致的,说明向眼部供血的血管出现了问题,而眼部血管是脑血管的分支,这就意味着脑血管可能已经存在狭窄或堵塞。如果频繁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检查,避免病情恶化。
四、舌根发硬,言语不清
正常情况下,我们说话应该是流利顺畅的。但当脑血管出现问题,影响到大脑语言中枢时,就可能出现舌根发硬、言语不清的症状。患者会感觉舌头不听使唤,说话含糊不清,甚至想说的话表达不出来。这种情况可能是短暂性的,也可能持续存在。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言语障碍,哪怕只是短暂的,也应立即就医,这可能是脑血管病发作的信号。
五、一侧肢体麻木无力
脑血管病会影响大脑对肢体的控制,导致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半边身体不听使唤,手臂抬不起来,拿不住东西,或者腿脚发软,走路时拖着步子。这种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也可能逐渐加重。因此,无论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是否缓解,只要出现,就应该及时检查,排除脑血管病的可能。
六、哈欠连天,嗜睡疲惫
如果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还频繁哈欠连天,整天感觉嗜睡、疲惫,怎么休息都恢复不过来,这可能是脑血管病的早期表现。当脑血管出现堵塞,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时,身体就会通过打哈欠的方式来试图获取更多氧气。当出现不明原因的频繁打哈欠、嗜睡时,要警惕脑血管病的发生。
七、吞咽困难,喝水呛咳
正常吞咽食物和水对我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当脑血管出现病变,影响到大脑控制吞咽功能的神经时,就会出现吞咽困难、喝水呛咳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觉食物难以下咽,喝水时容易呛到,甚至连唾液都难以咽下。这不仅会影响正常饮食,还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如果出现类似吞咽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八、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突然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刚刚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对时间、地点的认知出现混乱,或者反应变得迟钝,与人交流时理解能力下降,这些也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前兆。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认知障碍。陈先生最近经常忘记自己要做什么,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家人以为他是年纪大了“老糊涂”,后来经过检查,发现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功能。所以,当发现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出现异常变化时,不要简单归结为年龄增长,要及时排查脑血管问题。
九、视力模糊,视野缺损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过性黑矇,脑血管病还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患者会感觉看东西不清楚,视物变形,或者视野范围变小,出现眼前有黑影遮挡等情况。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影响了视觉中枢或供应眼部的血管。因此,当视力出现不明原因的变化时,不要只关注眼睛本身,也要考虑脑血管病的可能。
十、情绪异常,性格突变
脑血管病还可能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导致情绪异常、性格突变。患者可能会突然变得情绪低落、抑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或者变得烦躁易怒,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也有些患者性格会发生明显改变,原本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暴躁不安。吴先生最近脾气变得特别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家人争吵,家人还以为他是工作压力大。但经过检查,发现他的脑血管存在病变,影响了大脑的神经功能。所以,如果身边的人突然出现情绪和性格的异常变化,在排除其他因素后,要警惕脑血管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