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姗  单位:​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0
733

张阿姨最近总忘关煤气,李大爷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这些被误认为“老糊涂”的表现,可能是大脑发出的预警信号。现代医学将痴呆比作“脑海中的橡皮擦”,而中医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理念,强调在疾病还未发生时通过一系列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一、未病先防:中医二级预防体系

1. 一级预防(未病先防)

   中医观点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强调衰老过程中肾精自然衰减,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为老年痴呆的生理基础,故40岁后需注重补肾填精。建议可常食黑芝麻、核桃等食物补肾填精。推荐食疗:黑芝麻核桃粥(黑芝麻15g+核桃仁10g+粳米50g)每周3次。也可以选择代茶饮,如:西洋参3g+枸杞10粒+陈皮5g,沸水冲泡代茶。  

2. 二级预防(既病防变)

   警惕自己身体出现的早期信号:近事遗忘、性格改变、注意力难集中、做事情的执行能力下降、没有时间概念和方向感、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等。若有以上症状,建议至医院筛查认知量表。

二、中医养生四要素

   中医认为痴呆的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是机体肝肾亏虚、髓海不足、脾失健运、心失所养、痰瘀阻络、神机失用所致,故中医在预防痴呆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1. 饮食调养:少食肥甘厚味,因以上食物易生痰湿,且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可能增加痴呆的风险。日常宜多食健脑食材,如深海鱼、蓝莓等,并食新鲜的蔬菜瓜果、全谷类食物。推荐药膳方:天麻鱼头汤(天麻10g+鳙鱼头1个)。  

2. 运动保健: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八段锦、太极拳和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功法可以起到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功效。因耳穴含脑反射区,故每日晨起搓热双手按摩耳廓也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但任何运动都以自己能耐受为度,避免过强的运动导致耗气伤津。

3. 情志调节:中医认为“郁病生呆”,《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故应避免过度忧思悲恐。推荐多听柔缓利于情绪舒畅的音乐。也可配合芳香疗法,如石菖蒲香囊佩于胸前。

4. 作息规律:中医讲“起居有常,形神共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作息,避免“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等耗损行为。建议每天23点前入睡,11-13点之间可有30分钟左右的午休。也可睡前用艾叶30g+远志15g煮水泡脚20分钟。

三、穴位保健方案

1. 日常按摩三要穴:百会穴(两耳尖连线中点):食指点按3分钟/日;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四指轻叩50次/日;太溪穴(内踝与跟腱间凹陷):拇指揉按双侧各2分钟。  

2. 艾灸疗法:组穴:肾俞(第2腰椎旁开1.5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方法:隔姜灸每穴3壮,每周2次(湿热体质慎用)。

四、现代医学协同策略

    中医预防痴呆优势明显,但现代医学在预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 危险因素的控制:积极控制“三高”(血压<140/90mmHg,空腹血糖<6.1mmol/L);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 

2. 认知训练建议:可以做一些数字游戏;每周3次以上集体活动,如广场舞、合唱等。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4.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少负面情绪,降低痴呆的患病率。

预防痴呆就像养护一棵树,越早灌溉效果越好,今天的生活方式,决定明天的头脑清醒。让我们携手共同防“呆”于未然,为自己创造一个清醒的未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