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控 > “疡”生之道
作者:李红蓓  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一区  发布时间:2025-05-08
7

一、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上消化道黏膜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发生的慢性溃疡,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⒈胃溃疡。多发生于胃角和胃窦小弯侧,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

⒉十二指肠溃疡。通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引发。

⒊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

⒋幽门管溃疡。发生在幽门管处溃疡。

⒌球后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以下处溃疡。

⒍巨大溃疡。溃疡直径大于2厘米,愈合困难,易发生穿孔。

此外,消化性溃疡还可发生于食管下段、小肠、胃肠吻合口等部位。正常情况下,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防御和修复机制,能抵御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但当这种防御-修复平衡被打破时,就容易引发溃疡。

二、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⒈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因,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70%左右的胃溃疡由其引发,会破坏胃黏膜屏障。

⒉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或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导致自身黏膜被腐蚀。

⒊甾体,非甾体类抗炎药削弱胃黏膜保护能力。

⒋遗传、饮食(辛辣、烟酒)、精神紧张焦虑等因素。

三、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消化道穿孔、癌变。

四、消化性溃疡如何检查明确?

1.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及溃疡情况,还能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判断有无癌变。

2.主要通过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胃内是否存在HP,指导病因分析与治疗。

五、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案

1.抑酸药物。⑴质子泵抑制药(PPI):PPI抑酸作用强,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⑵H2:受体阻断药(H2RA)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抑酸作用较弱。

2.抗酸药物。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

3.胃黏膜保护剂。铋剂、硫糖铝、前列腺素衍生物等。

4.根除。HP常用克拉霉素、甲硝唑等,采用铋剂四联方案(两种抗菌药+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治疗14天,停药1个月后复查是否根除。消化性溃疡如何护理?

(六)消化性溃疡如何护理?

1.饮食护理。⑴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急性期,需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进食流质、少渣饮食,可选用米汤、水蒸蛋、蛋花汤、藕粉、肠内营养制剂等。⑵病情较稳定、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的病人。食物选择应为极细软、易消化、营养较全面的食物。除流质食物外,还可食虾仁粥、清蒸鱼、面条、碎嫩菜叶等;主食馒头、面包、大米粥、馄饨、挂面,以及肠内营养制剂,少吃多餐。⑶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饮食特点是食物细软,易于消化,营养全面。脂肪不需严格限制。食物选择除流质和少渣半流质可用外,还可食软米饭、包子、水饺等,补充蛋白质食物。但仍禁食冷、粗纤维多的、油煎炸的、高糖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逐步恢复每日3餐,恢复进餐的节律。睡前适量加餐,对十二指肠溃疡尤为适宜,可减少饥饿性疼痛,有利于睡眠。

2.一般护理。⑴忌酒,使用公筷,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⑵要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生气,减轻精神压力。⑶停用各种能够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若不能停用,需同时服用护胃药物。

3.用药护理。⑴向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引起头痛、腹泻等。⑵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多服或自行停药。

4.病情观察。⑴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规律,有无加重或缓解因素。若腹痛性质突然改变,如出现剧烈腹痛,应警惕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⑵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注意记录呕血、黑便的量、颜色及性状。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⑶留意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观察呕吐物的量、颜色、气味。若患者出现呕吐隔夜宿食,可能提示幽门梗阻,需及时告知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小结

消化性溃疡受多种因素影响致病,表现多样,可经专业检查确诊,通过药物治疗与科学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一区)

李红蓓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链接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4-17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4-17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4-17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
2025-04-17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
2025-04-17
来源:1玉林市红十...
2025-05-08
来源:桂林市兴安县...
2025-05-08
来源:高唐县人民医...
2025-05-08
来源:广西柳钢医疗...
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