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冉  单位: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岭岗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21
424

产后伤口护理是妈妈恢复的关键环节,顺产与剖宫产的伤口类型不同,护理重点也存在差异。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帮助妈妈更快回归健康状态。以下分别为顺产和剖宫产妈妈整理3个核心注意点,可结合自身情况对照执行。

顺产妈妈:聚焦会阴部伤口护理

注意点1:清洁方式要精准,保持伤口干燥

每天用流动的温水清洗会阴部2~3次,清洗顺序需从尿道向肛门方向(避免肛门区域的细菌污染伤口),清洗时用柔软的毛巾或湿纸巾轻轻擦拭,切勿用力摩擦伤口。每次排便后需额外清洁,可使用医用清洁湿巾辅助,减少粪便残留对伤口的刺激。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轻轻吸干水分,保持伤口及周围皮肤干燥,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勤换产妇专用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无香味的产品,每2~3小时更换一次,若恶露量多需及时更换,减少恶露长时间接触伤口。

注意点2:避免伤口受压,减少摩擦损伤

产后初期尽量选择侧卧位(可在臀部下方垫柔软的靠枕),避免长时间仰卧或久坐,防止伤口持续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延缓愈合。坐着时可在臀部下方放置柔软的气垫或产妇专用坐垫,减轻会阴部压力;穿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避免穿紧身裤子或化纤材质衣物,减少衣物对伤口的摩擦。产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跑跳、深蹲),日常行动需缓慢,起身或坐下时尽量用手臂支撑身体,减少会阴部受力,防止伤口裂开或牵拉疼痛。

注意点3:观察伤口状态,异常及时处理

每天观察伤口愈合:正常伤口应逐渐消肿、疼痛减轻,无红肿、渗液、化脓;若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加剧,或有淡黄色渗液、脓性分泌物、异味,需及时联系医生,防止感染扩散。可遵医嘱用医用碘伏或专用会阴护理液消毒,无菌棉签蘸药液轻涂伤口及周围,每天1~2次(勿过度消毒,以免破坏菌群);伤口轻微水肿时,在医生允许下可用38~40℃温毛巾热敷,每次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

剖宫产妈妈:重点关注腹部切口护理

注意点1:保护切口敷料,避免过早揭除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会覆盖无菌敷料,需保持敷料干燥、完整,术后7~10天内避免沾水(具体时间需遵医嘱,视伤口愈合情况调整),洗澡时可使用防水敷贴保护伤口,或选择擦浴方式清洁身体。切勿自行过早揭除敷料,需在医生检查确认伤口愈合良好后,由医生或护士拆除,避免外界细菌污染伤口。若敷料不慎被恶露、汗液浸湿,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更换无菌敷料,更换时确保手部清洁,避免用手直接触碰伤口。

注意点2:控制腹部受力,避免切口裂开

产后初期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咳嗽时双手轻按腹部切口减轻腹压,防止切口裂开;日常行动放缓,起身先侧卧再用手臂支撑坐起,勿用腹部发力。

产后1个月内不提超过5公斤的重物、不弯腰做家务(如扫地、拖地),以减少腹部牵拉;喂奶时可选择侧卧位,或在腰部、手臂下垫靠枕支撑,以避免切口受压;穿宽松上衣,防止衣物腰部摩擦切口。

注意点3:科学清洁切口,做好疤痕护理

剖宫产术后7~10天拆线后,需遵医嘱用温水清洁腹部,用柔软毛巾轻轻擦拭(避免揉搓切口),清洁后及时吸干水分保持切口干燥;若医生允许,可涂抹医用硅酮凝胶或贴敷瘢痕贴(使用前需确认切口无红肿、渗液),每天1~2次,坚持3~6个月以预防瘢痕增生。日常需注意观察切口状态,若出现切口凸起、发硬、剧烈瘙痒,或有渗液、裂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产后42天复查时,要让医生重点检查切口愈合情况,确认无异常后再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