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后体重管理:控水限盐实用技巧详解

透析后体重管理:控水限盐实用技巧详解
作者:袁学梅   单位:广安市前锋区人民医院
491

对于透析患者来说,透析后的体重管理是维持生命健康的关键环节。体内多余水分和盐分无法正常代谢排出,会增加心脏、血管等器官的负担,引发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科学的控水限盐,能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健康风险。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透析后体重管理中,控水限盐的实用技巧。

了解透析后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透析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但透析结束后,如果患者不注意体重管理,大量摄入水分和盐分,就会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当体内水分过多时,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血管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长期如此,容易引发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同时,过多的水分还会造成肺水肿,影响呼吸功能,加重患者的不适感。据统计,因体重管理不当引发并发症的透析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都显著高于管理良好的患者,可见透析后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掌握科学的控水方法

1.计算每日适宜饮水量

透析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并非随意,而是需要精确计算。一般来说,每日饮水量=前一日尿量+500毫升(不显性失水,如呼吸、出汗丢失的水分)。例如,若前一天尿量为1000毫升,那么当天的饮水量应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对于无尿患者,饮水量更要严格控制在500-700毫升以内。通过这种科学的计算方式,能帮助患者合理控制水分摄入,避免体内水分积聚。

2.采用小口慢饮的饮水方式

在饮水过程中,应摒弃大口豪饮的习惯,改为小口慢饮。将一天的饮水量分配到多个时间段,每次只喝一小口,这样既能缓解口渴感,又不会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可以准备一个有刻度的水杯,时刻提醒自己饮水量是否超标。此外,还可以尝试含冰块、嚼口香糖等方式,缓解口渴症状。

3.关注饮食中的隐形水分

除了直接饮用的水,食物中也含有大量水分,这些隐形水分容易被忽视。汤、粥、水果、蔬菜等含水量较高的食物,都应在饮水量中进行扣除。比如一碗200毫升的粥,就相当于200毫升的饮水量。在食用这些食物时,要合理安排,避免因摄入过多隐形水分而导致总饮水量超标。

严格执行限盐措施

1.控制每日盐摄入量

透析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3克以内,大约是一个啤酒瓶盖的量。高盐饮食会增加体内钠离子浓度,导致水分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症状。减少盐的摄入,不仅要减少烹饪时添加的食盐量,还要注意酱油、咸菜、火腿肠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和加工食品。

2.选择低盐替代品

为了满足味蕾对味道的需求,透析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低盐替代品来调味。如柠檬汁、醋、葱姜蒜、香料等,这些调味品不仅能增添食物的风味,还不会增加盐分摄入。此外,市场上也有一些低钠盐可供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离子,对于高钾血症患者不适用,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3.警惕高盐食物陷阱

一些看似清淡的食物,实际上含盐量却很高,如挂面、面包、饼干等。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了解其中的钠含量。尽量选择钠含量较低的食品,避免摄入过多的隐形盐。同时,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因为餐馆中的食物往往为了追求口感,会添加较多的盐和调味品。

日常监测与自我管理

1.定期称重

透析患者应养成每天固定时间称重的习惯,最好在晨起、排尿后、空腹状态下称重,并记录体重数据。通过对比每日体重变化,能及时发现体重异常波动。如果体重一天增加超过1公斤,就需要警惕水分摄入过多,及时调整饮水量和饮食。

2.记录饮食和饮水情况

准备一个饮食饮水记录本,详细记录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以及饮水量。这样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饮食和水分摄入,还能在复诊时为医生提供参考,便于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保持良好心态

透析后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可能会因为口渴、食欲受限等问题感到困扰和焦虑。这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患者可以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缓解因饮食限制带来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体重管理。

透析后的体重管理,通过科学的控水限盐以及日常监测与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减轻身体负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透析患者应将这些技巧融入日常生活,持之以恒,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