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却又非常娇嫩。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做清洁时清洁剂溅入眼中,户外活动时砂石飞溅,孩子玩耍时意外碰撞……如果不慎发生眼外伤,掌握正确的自救与急救方法往往能最大程度降低对视力的损害。下面我们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眼外伤类型,以及面对它们时该如何处理。
常见的生活眼外伤类型
眼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常见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异物入眼:如沙粒、灰尘、小虫、金属屑、木屑等在户外活动或工作中飞入眼内,可能划伤角膜或结膜,引起剧烈异物感、红肿、流泪甚至视物模糊。虽然多数属于轻微伤情,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或角膜炎。
2.化学烧伤:如洁厕灵、84消毒液、石灰粉等强酸强碱溅入眼睛,能迅速腐蚀眼组织,造成严重疼痛、水肿,甚至失明,是极其危急的眼外伤类型。
3.钝挫伤:多见于运动、打闹或意外撞击,例如被球、拳头、门把手击中眼部,可导致眼睑瘀肿、眼球充血、眼内出血,严重者甚至出现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等。
4.锐器穿透伤:如剪刀、铁丝、爆竹碎片等锐器刺入眼球,极易造成眼球结构破裂、房水或玻璃体流出,是最为严重的眼外伤之一,若不及时急救可能导致永久失明甚至摘除眼球。
异物入眼时的自救方法
当沙尘等异物进入眼睛时,切忌用手揉眼,以免将异物在角膜上划出更大伤口。正确做法是让眼泪将异物冲出:可以频繁眨眼或闭眼休息片刻刺激泪液分泌。如果泪水不足,可以用干净的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眼部。冲洗时将眼皮轻轻撑开,用流动的清水从内眼角往外眼角方向缓缓冲洗至少数分钟,并将头偏向受伤眼一侧,避免脏水流入另一只眼。经过冲洗后若仍有异物感,或眼睛持续刺痛流泪,则应尽快就医,请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异物并检查眼睛伤情。切勿自行用纸巾或镊子在眼球上取异物,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严重眼外伤的紧急处理
对于化学品烧伤眼睛,争分夺秒地冲洗是最关键的自救措施。不论酸碱,立即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眼睛,至少坚持10分钟,以尽可能冲掉有害物质。冲洗时头偏向伤眼一侧,用水流从内眼角冲向外眼角,避免污水流入健眼。冲洗后,用干净纱布轻盖眼睛,立刻前往医院急诊,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大意。
如果眼部遭受钝挫伤出现疼痛红肿,应让伤者闭眼休息,并在眼周轻柔冷敷(用冰袋或冷水毛巾,不要压迫眼球)来减轻肿胀,然后尽快去眼科检查,以排除眼内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等隐患。
遇到眼球被锐器刺穿等情况,切勿擅自拔出留在眼内的异物,也不要挤压受伤眼球。应用干净纱布或洁净软布轻盖患眼(不施压),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送医。此类严重眼外伤拖延越久,视力永久受损的风险越高,必须争分夺秒交由专业眼科处理。
预防眼外伤的小贴士
虽然意外无法完全避免,但采取适当的防护可以降低眼外伤的发生风险。操作强腐蚀性的清洁剂或进行切割、打磨等有飞溅物的工作时,应佩戴护目镜,避免化学液体或碎屑迸入眼中。运动时注意保护眼睛,在一些高风险运动项目中可考虑戴运动护目镜。日常生活中看护好儿童,教育孩子不拿尖锐物品追逐打闹,成人应将工具、药品和化学品妥善收纳,防止儿童误碰误用。良好的安全习惯和防护意识能让许多潜在危险止步于发生之前。
总结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尤其是眼睛这样娇嫩而重要的器官,更容易在不经意间受到伤害。但只要我们平时了解并掌握常见眼外伤的处理方法,关键时刻就能冷静应对、及时处置,最大程度地保护视力、减少伤害。面对异物入眼,第一反应应是冷静冲洗而非揉搓,以免将异物刮伤角膜;遭遇化学烧伤时,更要不计用水量和时间,持续冲洗至少10分钟,并尽快就医;若遭受钝器撞击,则应闭眼休息、冷敷减肿,防止眼内出血或视网膜受损;而遇到锐器穿透伤等严重情况,更应避免擅自取出异物,轻盖眼部并迅速送医,时间就是视力。当然,最好的办法永远是预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一分防护意识——佩戴护目镜、远离危险化学品、看护儿童、远离高风险行为——很多意外都可以在发生前被化解。眼睛是我们通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保护它不仅是对健康负责,也是对生命质量的守护。让我们牢记这些眼外伤应急要点,把急救知识化为日常储备,为我们的双眼多加一份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