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防治小贴士

肛裂防治小贴士
作者:刘建   单位:东营市东营区中心医院
381

在肛肠科的门诊中,肛裂是一种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疾病。它就像肠道末端的一道“伤口”,虽不起眼,却能让患者在排便时感受到钻心的疼痛,甚至对厕所产生恐惧。肛裂并非疑难杂症,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就能让肠道恢复舒适与健康。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出现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症状具有明显的“三部曲”特征:排便时剧烈疼痛,像被刀片割裂般难以忍受,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便血,血液通常附着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颜色鲜红;便秘,因害怕疼痛而刻意减少排便,反而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变得更加干硬,形成“疼痛—便秘—更疼痛”的恶性循环。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肛门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了解肛裂的常见诱因,是预防的第一步。便秘是肛裂最主要的“元凶”,干硬的粪便在排出时会过度牵拉肛管皮肤,造成撕裂。现代人饮食精细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量少,再加上久坐不动,肠道蠕动减缓,便秘便随之而来。此外,腹泻也可能引发肛裂,频繁的排便会使肛管皮肤受到持续刺激和摩擦,导致黏膜损伤。不良的排便习惯同样不容忽视,比如排便时过度用力、长时间蹲厕,会增加肛管内的压力,诱发肛裂。另外,肛门局部感染、外伤等因素,也可能成为肛裂的导火索。

防治肛裂,需从生活细节入手,给予肠道温柔的呵护。饮食调节是基础中的基础。要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如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燕麦等。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每天要饮用足够的水,建议饮水量在1.5~2升左右,以温开水为佳,避免用饮料代替。此外,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和过于精细的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至关重要。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议每天早餐后尝试排便,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肠道蠕动。排便时要专注,避免久蹲,最好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如果暂时没有便意,不要强行排便,以免损伤肛管皮肤。排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对于已经出现肛裂症状的患者,及时采取护理和治疗措施能有效缓解痛苦。在急性期,可以用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这样能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局部镇痛药物或痔疮膏,减轻症状。对于慢性肛裂或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适当运动也能有效预防肛裂。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肛裂虽然痛苦,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就能有效避免其发生。从饮食、排便习惯到日常护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肠道的健康。让我们用温柔的方式呵护肠道,远离肛裂的困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2025-08-2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