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琪儒  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次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29
623

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健康杀手”,因为它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却在不知不觉中侵蚀骨骼健康,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骼变脆、易骨折。我们的骨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成骨细胞负责骨形成,破骨细胞负责骨吸收。年轻时,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逐渐增加;30-35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此后,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逐渐超过骨形成,骨量开始流失。当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骨骼就像被虫蛀的木头,外表看似正常,内部却布满孔隙,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跌倒)就可能引发骨折。

二、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1.绝经后女性: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骨量流失加速,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达32.1%。

2.老年人:65岁以上人群骨量自然流失加快,男性70岁后风险显著增加。

3.有家族史者:父母曾发生髋部骨折的人,自身风险增加2-3倍。

4.长期缺乏运动者:久坐、卧床等会导致“废用性骨丢失”。

5.营养不良人群: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长期蛋白质缺乏。

6.慢性病患者:糖尿病、甲亢、类风湿关节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7.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咖啡因摄入过多。

三、骨质疏松的早期信号骨质疏松早期症状隐匿,但细心观察仍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l  身高变矮(比年轻时缩短3cm以上);

l  驼背或脊柱变形;

l  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久坐、久站后加重);

l  轻微外力导致骨折(如跌倒、提重物时腕部或髋部骨折)。

四、如何筛查骨质疏松?1. 骨密度检测(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是目前最准确的骨密度检测方法,通常测量腰椎和髋部,结果以“T值”表示:

l  T值≥-1.0:正常;

l  -2.5<T值<-1.0:骨量减少(需干预);

l  T值≤-2.5:骨质疏松(需治疗)。

建议筛查人群:

l  所有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

l  50岁以上有骨折史或高危因素者;

l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如哮喘、风湿病患者)。

2. 社区简易筛查法对于无法接受DXA检查的居民,可通过以下方法初步判断风险:

l  OSTA指数(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l     

l  结果>-1:低风险;-4~-1:中风险;<-4:高风险。

l  指环测试:用拇指和食指环绕非优势手腕,若中指与无名指无法接触,提示骨量可能减少。

五、防治策略:从生活方式到药物治疗1. 基础措施:人人都该做到l  补钙:成人每日需钙800-1000mg,50岁以上及孕妇需1200mg。牛奶(300mg/250ml)、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如芥蓝、油菜)是优质来源。若饮食不足,可补充碳酸钙或柠檬酸钙(随餐服用吸收更好)。

l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每日需800-1000IU。晒太阳(每周2-3次,每次15-30分钟)是天然来源,也可选择维生素D3补充剂。

l  蛋白质摄入:每日1.0-1.2g/kg体重,如鸡蛋、鱼、瘦肉,避免肌肉流失加剧骨质疏松。

l  抗阻运动:每周3-5次快走、太极、哑铃操等,刺激骨骼生长。

l  防跌倒措施:居家安装扶手、穿防滑鞋、避免地毯绊倒,必要时使用拐杖。

2. 药物治疗:何时需要?当骨密度T值≤-2.5,或发生过脆性骨折,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l  抑制骨吸收药: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雌激素(仅限绝经早期女性)、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

l  促进骨形成药: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

l  其他:维生素K2、锶盐等。

注意: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并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血钙水平。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