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红梅  单位: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21
5113

对老年人来说,生命质量不仅在于活得长,更在于活得好。全科医学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像“健康守门人”和“健康管家”,为老年人整体健康保驾护航。所以,了解全科医学及其作用,对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意义重大。

什么是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是以社区与家庭为服务单元,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临床二级学科。

全科医生如何具体帮助改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个性化健康评估与动态管理

(1)多维度信息采集:记录老年人基础疾病、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网络。

(2)风险分层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划分健康风险等级(低危、中危、高危),制定差异化随访计划。

(3)定期专项筛查:针对老年人高发疾病(如结直肠癌、骨质疏松)开展早期筛查。

多病共存的综合管理

(1)疾病严重性评估:区分急性病(如肺炎)与慢性病(如关节炎),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疾病。

(2)药物相互作用审查:使用电子处方系统核查药物配伍禁忌,避免“处方瀑布”。

(3)疼痛管理:采用阶梯治疗方案,结合非药物疗法(如热敷、针灸)。

(4)预防失能:针对跌倒高风险老人,制定家庭环境改造方案(如安装扶手、防滑垫),并指导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练习)。

生活方式干预

(1)营养指导:根据老年人咀嚼功能退化特点,设计软烂、高蛋白饮食方案。

(2)运动处方:开具个性化运动计划,如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步行(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

(3)戒烟限酒:通过动机式访谈(MI)技术帮助老人认识行为危害,提供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药物辅助戒烟。

(4)推荐疫苗清单: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

(5)传染病管理:在流感高发季加强健康宣教,指导老人佩戴口罩、勤洗手,并对疑似病例进行快速检测与隔离。

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

(1)抑郁焦虑评估:使用GDS-15(老年抑郁量表)或PHQ-9量表定期筛查,对轻度患者开展认知行为疗法(CBT),中重度者转诊精神科。

(2)孤独感缓解:组织社区老年活动(如书法班、合唱团),鼓励老人参与社交。

(3)认知障碍早期识别:MMSE/MoCA量表筛查,对记忆力下降老人进行年度认知评估,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对于非药物干预,推荐认知刺激训练(CST),如记忆游戏、拼图活动,以延缓认知衰退速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契约式管理:与老人签订服务协议,提供24小时健康咨询、预约转诊、上门护理等服务。

(2)家庭访视:对失能老人每季度至少上门1次,评估居家环境安全性,指导家属护理技能(如翻身拍背、压疮预防)。

(3)社区资源联动:联合康复科、营养科、社工等为老人制定综合方案。例如,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提供物理治疗+心理疏导+家庭改造服务。

(4)机构嵌入服务:全科医生定期入驻养老院,提供巡诊、急诊抢救、健康讲座等服务。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换药、导尿等专科护理,实现“医院-社区-家庭”无缝衔接。

临终关怀与尊严照护

(1)疼痛管理:对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滴定法,结合非药物镇痛(如按摩、音乐疗法)。

(2)呼吸困难缓解:通过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或调整卧位(半坐位)改善症状。

(3)谵妄预防:避免过度镇静,保持环境安静,减少约束带使用。

(4)哀伤辅导: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接受死亡现实;尊重患者宗教信仰,组织志愿者陪伴倾听,满足其精神需求。

(5)善终服务协调:联合医生、护士、社工制定个体化照护计划,明确治疗目标(如缓解症状而非延长生命)。

(6)遗愿落实:协助老人完成未竟心愿(如与亲友团聚、整理遗物),提升生命终末期质量。

总之,全科医生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全人照护模式,在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改善中发挥核心作用,从疾病管理到健康促进,从心理支持到社会功能重建,其服务贯穿老年人生命全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