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导管是维持治疗和生命的重要通道。洗澡时若保护不当,可能导致导管感染、堵塞或脱落,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危及健康。今天,我们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结合日常护理要点和导管实际情况,教您如何安全洗澡。到底能不能洗澡?当然是可以。长期带管的肾友若是不能洗澡,那生活将非常不方便,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不过,洗澡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怎么洗?
目前建议采用淋浴的方式,避免盆浴、泡澡,同时做好必要的导管保护措施。
为什么洗澡时要特别保护导管?
导管是直接连接到血液系统的通道,洗澡时,水、肥皂、搓澡巾等都可能携带细菌,若导管周围的纱布被打湿或被反复摩擦,细菌容易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引发导管感染;用力搓揉或牵拉导管可能导致导管移位、滑脱,直接影响后续透析治疗。
洗澡步骤
第一步:检查导管和敷料状态。洗澡前先掀开衣服,观察导管周围的纱布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导管有无滑脱。如果纱布有渗血/渗液或导管滑脱,先联系护士处理,不要急着洗澡。
第二步:准备防水小工具,如防水贴或专用防水保护套。将导管及周围区域用防水贴或保护套完全覆盖,确保密封性良好,避免进水。
敷料1:选取大小为20cm 30cm透明敷料,中间不含吸水棉,尺寸可根据需要自由裁剪,粘贴前需要在导管上方覆盖一张纱布,适合居家使用。
敷料2:选取大小为20cm 30cm,中间吸水棉大小为10cm 20cm的透明敷料,不需要裁剪,粘贴前不需在导管上覆盖纱布,直接贴,不粘导管,单独包装,适合外出使用。
第三步:调节水温,全程水温锁定38-40°C,冬季取暖先开浴霸30分钟,室温升至26°C再入浴。洗澡时,用温和无皂清洁剂(如婴儿沐浴露)轻擦导管周围的皮肤,但不要拉扯、扭转导管。
第四步:洗完澡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拍擦干身体(避免摩擦),重点检查导管周围的纱布是否潮湿、导管有无滑脱。若发现潮湿或移位,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透析后洗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透析后身体处于“脱水极限”状态,洗澡时间差1小时,结果可能差很久。因此,血透后洗澡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透析结束4小时后再洗澡(透析后2-4小时是血压波动最大时段,收缩压波动可达±40mmHg)。
2. 全程水温锁定38-40°C(控温技巧:先左手持水温计调节,放冷水再加热水,避免突发烫伤)。
3. 洗澡时长<8分钟(分段计时法:0-3分钟:冲洗躯干;4-6分钟:快速清洁四肢;7-8分钟:擦干穿衣)。
这些“危险行为”要避免盆浴、泡澡、游泳(水长时间浸泡导管);用搓澡巾、毛巾用力搓揉导管周围皮肤;自行调整导管位置(如拉扯、折叠);让他人帮忙揉按导管区域;洗澡后不及时擦干、检查敷料。最后提醒:导管是您的“生命通道”,保护好它才能保证透析顺利。如果对洗澡细节不确定,每次洗澡前都可以联系责任护士,他们会根据您的导管情况给出个性化建议!希望每位肾友都能安全洗澡,保持健康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