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国洪  单位:贺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9
628

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作时的剧烈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未及时正确处理,还可能引发胆囊穿孔、坏疽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掌握胆囊炎发作时的急救自救技巧,对患者及其家属至关重要。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快速识别胆囊炎胆囊炎发作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信号。典型的疼痛位于右上腹,这是因为胆囊位于人体右上腹肝脏下方。疼痛常呈持续性胀痛,部分患者疼痛会放射至右肩或背部,这在医学上称为牵涉痛。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中上腹疼痛,易与胃痛混淆,此时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除疼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发冷发热的症状。当病情严重时,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会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即黄疸。

肥胖人士、40 岁以上女性以及胆结石患者属于胆囊炎的高危人群。肥胖者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易引起胆汁成分改变;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胆囊收缩功能;胆结石患者的结石可能堵塞胆囊管,引发炎症。因此,这些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高度警惕胆囊炎发作。

二、居家急救:关键三步稳住病情一旦怀疑胆囊炎发作,居家急救需做好关键三步。首先,患者应立即静卧休养,选择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右侧卧位,避免大幅度翻身、走动。活动会增加身体代谢需求,使胆囊收缩加剧,加重疼痛。若家中有吸氧设备,低流量吸氧(1-2L/min)也有助于缓解不适。其次,要严格禁食禁水6小时。进食后,消化系统会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参与消化,禁食可减少胆囊负担。期间仅可用少量温水润喉,缓解口腔干燥。如果呕吐频繁,需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科学热敷有助于缓解疼痛。用 40 - 50℃温毛巾敷于右上腹,每次 15 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温热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也可尝试轻轻按摩右上腹周围皮肤,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辅助缓解不适。

三、外出应急:不同场景应对策略在工作学习场景中发作时,患者要立即告知身边同事、老师,寻找安静房间平躺休息,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向急救人员说明具体位置、自身症状及发病时间,等待救援期间保持安静,避免焦虑。

若在户外出行时发作,应就地坐下或躺下,向路人求助。可以向周围人说明需要帮助拨打急救电话,并简要描述症状。在等待救护车过程中,记录症状变化,如疼痛程度是否加重、是否出现新症状等,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如果附近有药店,可请人帮忙购买体温计,实时监测体温变化。

四、用药指南:用对药保平安胆囊炎发作时,合理用药的核心是精准缓解胆绞痛并控制感染。缓解疼痛以解痉药为首选,其通过松弛胆道平滑肌降低胆囊内压力,快速减轻痉挛性疼痛。临床常用的间苯三酚属于亲肌性解痉药,能选择性作用于痉挛状态的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小,几乎无口干、心率加快等抗胆碱副作用,尤其适合老年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硝酸甘油可作为辅助用药,其通过松弛胆道平滑肌及 Oddi 括约肌、扩张血管改善胆囊血流,辅助缓解疼痛,尤其适用于对解痉药反应不佳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抗生素的使用需严格遵循感染指征,而非常规应用。若患者仅有胆绞痛,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证据(如单纯结石短暂梗阻),无需使用抗生素,此时解除痉挛是关键;若存在感染征象(如发热、炎症指标升高、影像学提示胆囊壁增厚渗出),则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需联合抗厌氧菌治疗,推荐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依据指南推荐)。

五、就医判断:把握送医时机若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紧急就医:疼痛持续1小时不缓解,表明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体温超过38℃,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加重;皮肤发黄、腹痛加剧,均是病情恶化的表现。此外,若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前期症状,更要争分夺秒送往医院。就医前,患者应携带既往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同时记录好发病时间、症状变化细节,如疼痛开始时间、呕吐次数、体温变化等,帮助医生快速准确诊断病情。可以提前在手机上记录相关信息,方便随时提供给医生。

结论

掌握胆囊炎发作时的识别、急救、用药、就医及预防知识,是守护健康的关键。从居家自救到日常养护,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希望大家能将这些技巧牢记于心,遇到突发情况时冷静应对,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