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就是心脏,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是我们在急救心肌梗死时经常说的。这一点,在于急
性肺栓塞(PE)的战斗中,也是如此。 身为急救护理人员,我有一句话要说:PE有迹可循!了解其
高危人群,识别其“夺命警报”,掌握急救的黄金步骤,做好日常防护,可以大大减少悲剧的发生。
这是一本《急救手册》,希望你能看完它,把它转发给你在乎的人。
什么是急性肺栓塞
简单定义: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堵塞,导致肺组织血液供应中断、气体交换障碍和心脏负担急剧增加。
“栓子”从哪里来?
最常见来源:下肢或盆腔的深静脉血栓脱落(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栓子坐上了‘顺风车’跑到肺里”。其他来源:较少见(如脂肪、空气、羊水等)。
为什么凶险?
肺“罢工”:无法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导致全身缺氧。
心脏“累瘫”:右心要拼命对抗堵塞,负担过重导致急性右心衰竭。
全身“崩溃”:血压急剧下降,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心搏骤停。
高危人群画像: 刚刚动过大手术、重伤卧床的患者或肿瘤患者;孕妇、产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或有血栓形成病史者;肥胖者、吸烟者、高龄者。
识别急性肺栓塞的“夺命信号”
最常见的“三联征”(不一定同时出现):
呼吸困难:最常见。突然发生,休息也无法缓解,总觉得“憋得慌”、“吸不进气”,从轻微到严重。
胸痛:常为剧烈的胸膜性疼痛(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类似“刀割样”;有时是沉闷的胸骨后疼痛。
咯血:痰中带血丝或少量鲜血(不一定出现)。
其他关键警告:
心跳过速:出现心慌、心跳异常快的现象。
晕厥:说明血压降低,脑部供血不足。
嘴唇和手指甲呈紫色(发紫):这是缺氧所致。“濒死感”,让人心烦意乱,极度恐惧。
发现疑似肺栓塞,你该怎么做
家中急救程序:
马上叫救护车!把病人的地址和病情说清楚(如:他突然呼吸困难、胸口疼痛等)。让患者保持绝对安静,不要移动,尽量选择舒适的体位(一般是半卧位或坐位),这样更利于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腰带。如果出现呕吐,请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有条件时可吸氧:如果家中有制氧机或氧气瓶,应立即给予患者中-高流量吸氧。
急诊科里的“生命接力”
抗凝是基础:一旦高度怀疑肺栓塞,医生会立即开始抗凝治疗(给予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或形成。这是挽救生命的第一步。
溶栓治疗:对于引起休克或低血压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医生会考虑使用“溶栓药”来迅速溶解血栓。由于该治疗有较高的出血风险,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但这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
支持性治疗包括:吸氧、使用升压药和强心药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些措施旨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介入/手术取栓:对于部分重症患者,可采用导管介入(如碎栓、吸栓)或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取出栓子。“这是我们的杀手锏。”
防大于救我们能做什么?
重点:防止DVT。
避免长时间的坐姿;手术后/产后/病后:请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卧床患者:家人可协助按摩下肢、进行足踝的被动活动,或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体重、充足饮水以避免脱水。
结语
急性肺栓塞病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分秒必争。主要行动要点摘要:牢记高危因素和警示信号(特别是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一旦出现疑似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绝对静卧。防患于未然,不要给血栓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