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海凤  单位:钟山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9
65

感冒发烧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受凉、疲劳后突然袭来的头痛、发热、鼻塞等症状,常让人倍感不适。面对这些症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服用退烧药、抗生素,但其实中医在感冒发烧的防治上有着独特优势。通过饮食、穴位、中药等多种方式,不仅能有效缓解症状,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医应对感冒发烧的实用方法。

一、认识感冒发烧:中医视角下的病因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发烧主要由外感邪气入侵人体所致,根据邪气性质不同,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 。风寒感冒多因人体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引起,症状表现为怕冷明显、轻度发热、流清涕、咳痰清稀;风热感冒则由风热邪气侵犯肺卫导致,常见发热较重、咽干咽痛、流黄涕、咳痰黄稠;暑湿感冒多发生于夏季,因感受暑湿之邪,出现发热、头重如裹、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正气不足也是感冒发烧的重要诱因,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更容易被邪气侵袭。了解不同类型感冒的特点,是准确应对的第一步。

二、日常预防:未病先防,增强抵抗力

提升自身抵抗力是预防感冒发烧的关键。饮食上,可多吃山药、黄芪、百合等食材。山药健脾益胃,黄芪补气固表,与枸杞煮水饮用效果更佳,百合则适合煮粥,润肺安神。同时,应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减轻脾胃负担。

起居方面,规律作息不可或缺。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睡眠,利于调节免疫。依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减衣,尤其在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减少病毒细菌滋生。

中医特色预防方法简单有效。每日按摩合谷穴与大椎穴,每穴 3 - 5 分钟,产生酸胀感即可,能激发阳气。将艾叶、藿香等中药碾碎制成香囊,随身佩戴或放于枕边,可芳香化浊,抵御外邪入侵。

三、轻度症状居家应对:中医简易处理方法

当出现轻度发热症状时,可尝试中药退热。风寒感冒初期,可用生姜 3 - 5 片、葱白 2 - 3 段,加适量水煮 10 - 15 分钟,趁热饮用,能帮助身体发汗解表。若为风热感冒,可将金银花、连翘各 10 克,加水煎服,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配合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处,每次擦拭 10 - 15 分钟,有助于散热。

针对咳嗽症状,冰糖雪梨是经典食疗方。将雪梨去核切块,加入适量冰糖和水,炖煮 20 - 30 分钟,每日食用 1 - 2 次,能润肺止咳。若咳嗽伴有黄痰,可加入 3 - 5 克川贝母粉同蒸。缓解鼻塞流涕,可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每天按摩 3 - 4 次,每次 1 - 2 分钟;或用薄荷、紫苏叶各 5 克,煮水后用蒸汽熏蒸鼻腔,每次 5 - 10 分钟,能有效减轻鼻塞症状。

四、病情观察与就医判断

感冒发烧期间,需密切关注症状变化。若发热持续超过 3 天且体温不降,或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严重下降等情况,应提高警惕。对于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更要细心观察,如儿童出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老人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都需格外重视。

当症状持续加重,如咳嗽剧烈且伴有胸痛,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惊厥等严重并发症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中医应对感冒发烧虽有良好效果,但及时就医能避免延误病情,确保身体健康。

五、康复调理:病后恢复,巩固健康

感冒发烧痊愈后,身体仍处于恢复期,需注重饮食调养。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牛奶、鱼肉等,帮助身体恢复元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防止损伤脾胃。

中医康复方法能加速身体恢复。艾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 3 寸),每次艾灸 10 - 15 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有温热感为宜,可温阳补气、增强免疫力。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促进气血运行。同时,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做到运动与静养相结合。

结语

感冒发烧虽常见,但掌握中医应对方法,就能在面对病症时更加从容。从日常预防到症状处理,再到康复调理,中医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实用的方案。不过,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仍需及时就医。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知识,既能有效应对感冒发烧,也能更好地守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