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艺筝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检验科  发布时间:2025-08-20
163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骨质疏松性骨折正逐渐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活品质的关键问题。这类骨折源于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受损,致使骨骼脆性上升,进而在低能量或非暴力情形下发生断裂。它并非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是身体发出的警示——我们的骨骼正经历一场安静却猛烈的"崩塌"。与外伤性骨折不同,其多发于脊柱、髋部、腕部等承重或易受冲击部位,且常由咳嗽、打喷嚏、提重物等日常动作引发。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骨质疏松症列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其最严重、最残酷的后果。

诱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年龄增长是关键诱因,随着年纪渐长,人体骨代谢会出现失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量逐步流失。此外,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提升患病风险:长期缺乏运动,骨骼得不到充分刺激,会影响骨密度;吸烟与酗酒会扰乱骨代谢,对骨骼健康不利;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也会阻碍骨骼的正常生长与维护。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骨骼的"关键部位"与"结构薄弱处",其中四种类型尤为常见:

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堪称"无声的塌陷"。患者可能仅因轻微外力(如弯腰、咳嗽)或无明显诱因就出现椎体塌陷。典型症状为突发且剧烈的腰背部疼痛,身体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畸形。

髋部骨折:这是后果最严重、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类型。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常由跌倒引发。受伤后,患肢会剧烈疼痛、无法站立负重,还会出现明显的缩短外旋畸形。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24%;存活者中超过半数会永久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长期照料,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身心压力与经济负担。

桡骨远端骨折(手腕部):多发生在跌倒时用手撑地的瞬间,导致手腕部位剧烈疼痛、肿胀、出现典型"银叉样"或"枪刺样"畸形,活动功能丧失。虽然相对容易治疗且预后较好,但它是骨质疏松的早期预警信号之一。女性绝经后发生此类骨折,是未来髋部骨折风险显著升高的重要预测标志。

肱骨近端骨折(肩部):跌倒时肩部着地或手臂外展位撑地,容易引发此处骨折。表现为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手臂无法抬起。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会严重影响上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测。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受伤史进行初步判断,再借助X线、CT、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确定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检测方法是骨密度检测,常用检测部位为腰椎和髋部,通过骨密度值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的程度。

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于髋部骨折、严重的脊柱骨折等,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骨骼稳定性、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方法有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轻度脊柱骨折和腕部骨折,包括卧床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等,这些药物能够补充骨骼营养、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进而改善骨质疏松的情况。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至关重要。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度运动,能增强骨骼的强度与韧性。其次,要注重饮食均衡,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鱼类、蛋类、牛奶、豆制品等,必要时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此外,要避免吸烟和酗酒,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跌倒,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也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风险。

骨质疏松性骨折绝非"人老骨脆"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可预防、可控制、可治疗的疾病。健康骨骼的构建始于生命早期,却需要一生的精心呵护;每一次无声的骨裂,都是我们忽视骨骼健康发出的警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