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放射线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食管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导致吞咽困难。这种不适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进食体验,还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掌握安全进食的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放疗引起的吞咽困难主要与食管黏膜的炎症、水肿有关。放射线会使食管黏膜受损,出现充血、肿胀,甚至形成浅表溃疡,导致食管管腔变窄,食物通过时受阻,患者会感到吞咽时疼痛、有异物感,严重时甚至难以咽下流质食物。这种情况通常在放疗开始后几周内出现,随着放疗结束,黏膜逐渐修复,吞咽困难会慢慢缓解,但在这期间,科学的进食方式能有效减轻不适。
在饮食选择上,应以柔软、易吞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为原则。初期可选择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豆浆、果汁、蔬菜泥、肉泥等。这些食物质地细腻,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小,容易通过狭窄的食管。随着吞咽情况的改善,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粥、烂面条、蛋羹、豆腐脑等。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食用过硬、过粗、过烫、过冷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坚果、辣椒、火锅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食管黏膜的损伤,加剧吞咽困难和疼痛。
进食时的技巧也很关键。患者应采取坐位或半坐位进食,这样借助重力作用,能帮助食物顺利通过食管,减少食物滞留。进食速度要慢,每口食物不宜过多,要充分咀嚼后再咽下,避免狼吞虎咽。吃完后不要立即躺下,可保持坐位或站立半小时左右,防止食物反流刺激食管。此外,进食过程中可适当饮用温水,帮助润滑食管,促进食物下行,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导致胃胀。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是患者康复的基础。如果吞咽困难较为严重,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满足营养需求,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这类食品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能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在进食过程中,若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可能是食物误入气管,应立即停止进食,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轻拍背部,尝试将食物咳出。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另外,患者要定期复查,告知医生吞咽困难的变化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使用黏膜保护剂、止痛药等,以减轻不适。
总之,食管癌放疗期间出现吞咽困难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不必过于焦虑。通过合理调整饮食、掌握正确的进食技巧、保证营养摄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能有效应对吞咽困难,顺利度过放疗期,为身体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