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莉  单位:南充市身心医院小龙门诊  发布时间:2025-08-21
127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找“上了年纪”的人,其实二三十岁也会升压。它常无明显不适,却在悄悄损伤心、脑、肾、眼和大血管。年轻人因压力大、熬夜、久坐及高盐高糖饮食,更易让血压提前“拉响警报”。若未及时管理,也可能出现动脉硬化,甚至中风或心梗。高血压并非一夜形成,而是长期不良习惯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及早测量血压、改善饮食、坚持运动,才是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心脏把血液泵入动脉时对血管壁的压力,会随活动与情绪波动。诊断需多次规范测量并结合风险分层。一般诊室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或家庭自测平均≥135/85mmHg提示异常。确诊与目标值由医生判定。

无症状为何危险

长期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并促发动脉硬化:心脏肥厚直至衰竭;脑出血或梗死;肾功能下降;眼底出血;大动脉形成斑块甚至夹层。这些改变常在“没有感觉”时就已发生。

常见误区

1. 不难受就不用管——错,高血压多无症状。

2. 年轻不用治——错,累积伤害更隐匿。

3. 运动好了就停药——不可自行停药。

4. 保健品能降压——无证据能替代规范治疗。

5. 数字越低越好——过度降压会头晕跌倒,目标需个体化。

6. 诊室高、家里正常就没事——可能是白大衣或隐匿性高血压,需评估。

如何正确自测

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袖带与心同高,双脚落地,不抽烟不喝咖啡。建议起床1小时内和睡前各测1次,每次2—3遍取平均,连续7天,舍弃第1天,算后6天平均作参考。把读数与用药记录下来。若家庭平均≥135/85mmHg,请就医。

生活方式“六件事”

1. 限盐:每日食盐≤5克,少外卖和高钠酱料。

2. 控体重:腰围男<90cm、女<85cm为宜;每减1kg,收缩压平均可降约1mmHg。

3. 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和≥2天抗阻训练,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

4. 戒烟限酒:烟草任何量都伤血管;酒精尽量不喝。

5. 饮食:多蔬果、低脂乳、全谷坚果,少加工红肉和含糖饮料;践行DASH饮食。

6. 睡眠减压:保证7—8小时睡眠,规律作息,学会冥想或呼吸放松。

何时需要用药

若多次测量仍≥140/90mmHg,或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病等高危因素,通常需启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ACEI或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多从小剂量联合开始,固定复方可提高依从性。出现踝水肿、干咳、心动过缓等不适,应及时复诊,请勿擅自停药。

特殊人群与目标

孕期需专门评估;年轻患者常与肥胖、久坐、酒精、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老年人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常见目标为诊室<140/90、家庭<135/85mmHg;极高危人群可能更严格,但须个体化。

若血压≥180/120mmHg并伴剧烈头痛、胸痛、气短、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或突发视物模糊,应立即急诊。可就近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平卧,勿自行增减降压药或开车,记录发作时间与症状,便于医生决策。牢记卒中FAST:面瘫、臂无力、言语含糊、立即救援。

把高血压当作与生活方式的长期合作。四步走:量血压、记数据、改生活、按医嘱用药;每年查心电图、肾功能、尿蛋白和眼底。从今天起做自己血压的管理者。家庭监测宜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固定时段测量并记录平均值;数据可纸本或APP保存,复诊携带供医生评估。除数字监测外,还要关注体重变化、腰围、睡眠质量和运动频率,这些往往比单次血压读数更能反映整体风险。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戒烟限酒,是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共同目标;必要时联合家庭成员一起行动,形成互相监督和鼓励的健康氛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