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常见的心脏病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症状发作影响下,常常容易陷入疼痛不适~焦虑抑郁~失眠~病情加剧的恶性循环当中,焦虑、抑郁等情绪也是常伴于各类心脏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但此类情绪问题能够逐步影响内分泌系统,并且引发能够进一步加剧高血压问题、加重心肌缺血风险的失眠等情况,所以在中医特色治疗中,也可以围绕心脏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特色治疗干预。
什么是揿针
揿针的样式类似人们常见的图钉,属于一种微型针具,直径大约0.2mm,使用方式是在刺进对应耳穴之后进行原地固定处理,并且通过持续刺激这一穴位帮助调节身体机能。揿针耳穴治疗的中医原理在于利用耳部不同位置对应全身各处脏腑的机制,通过刺激对应部位,达到疏通经络、平衡气血的目的,在心脏病患者中,常用于缓解心慌等疾病症状,也可通过刺激不同位置辅助改善失眠以及情绪低落的问题。另外在现代医学当中,对于揿针耳穴治疗的机制亦有辅助验证,揿针能够通过刺激耳部的神经末梢,辅助促进释放内啡肽、羟色胺等能让人感到愉悦的激素,同步抑制皮质醇等压力激素,从而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睡眠的效果。而揿针通常搭配耳穴进行治疗首先是因为安全性相对较高,耳部刺激治疗能够避开重要脏器,并且局部疼痛刺激感相对更为轻微,所以可以长期留针,24小时持续起效。
如何开展揿针耳穴治疗
用于缓解焦虑的揿针耳穴治疗,通常选取耳部的神门穴、心穴两处穴位,神门穴能够镇静安神,并且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由此改善心慌与手抖的问题;而心穴则能够通过增强心脏供血帮助缓解胸闷窒息等症状。抑郁情绪的改善可以选取「肝穴+脾穴+皮质下穴」的组合搭配,肝穴以及脾穴能够疏解肝气郁结情况,并通过促进气血生成提振情绪,而皮质下穴则可调节大脑边缘系统,从而辅助改善低落心境。另外在心脏病患者的情绪以及疾病症状改善中,失眠情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通常需要同步搭配「神门穴+肾穴」,通过补肾宁心协调交感以及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达到延长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夜惊问题的效果。
揿针耳穴治疗的安全要点
对于普通心脏病患者来说,需要明确知悉揿针耳穴治疗不是居家自行开展的保健治疗方式,首次治疗必须由医生定位,并且通过正确消毒之后才能将揿针局部刺入与固定,但在完成这一步骤后,揿针的局部放置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影响,即使是洗澡也无需取下,但需要注意,如果存在耳部破损、耳部感染的情况,那么耳穴揿针治疗则不适用,同时这一治疗方式对于孕妇以及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问题的患者也不适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注意每天局部按压耳部留针穴位3~5次即可,每次按摩1分钟左右,注意不要过度用力,按压时感觉到局部轻微胀感为宜,一般每次留针2~3天,过后可以自行揭除揿针,之后休息一天,隔一天后再更换穴位治疗。
揿针搭配药物
揿针耳穴治疗并不是针对性治疗疾病的医疗手段,它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但通过搭配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效果,例如原本长期应用镇静安眠药物的患者,如果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开展揿针耳穴治疗,那么可以考虑适当减少用药剂量,或者通过观察改善效果逐步减量甚至停药,同时调整搭配不同的穴位治疗,耳穴揿针还能够帮助改善其他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乏力、头晕等药物副作用。
结束语
由上可见,一枚小小的揿针其实能够从不同角度帮助维护心脏病患者的健康与情绪,通过利用中医学中“形神共调”的理念帮助改善焦虑、失眠、抑郁等情绪以及疾病问题,并由此间接降低疾病风险、助推疾病稳定、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心脏病患者在日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专业指导下尝试这一中医特色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