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众认知中,肥胖常与糖尿病、心脏病相关联,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与癌症之间的密切联系。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已将肥胖列为明确的致癌因素,现有证据显示,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会随体重增加而上升。体重秤上不断攀升的数字背后,藏着一系列悄然发生的生理变化,正在为癌细胞的滋生提供温床。
肥胖与癌症的关联有多强
至少13种癌症的风险在体重超标人群中显著增加。这包括乳腺癌(尤其绝经后)、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子宫内膜癌和甲状腺癌等。在全球范围内,这些与肥胖相关的癌症类型占所有癌症诊断的40%,构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肥胖对健康的威胁不仅限于增加患癌风险。研究显示,肥胖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82%,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83%,高血脂风险增加63%。但最令人警醒的莫过于肥胖已成为癌症的第三大诱因,仅次于吸烟和感染。
肥胖如何“喂养”癌细胞
1.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
当体重超标时,体内会陷入一系列病理状态: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血脂和慢性炎症。这些变化共同构成癌细胞滋生的沃土——高胰岛素水平可刺激肿瘤细胞增殖,慢性炎症则像持续不断的火种,助长癌变过程。
2.脂肪组织的活跃危害
不同于过去的认知,脂肪组织并非被动储存。它其实是代谢活跃的“内分泌器官”,持续分泌激素和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瘦素),这些物质能直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癌细胞迁移。
3.免疫防御的瓦解(突破性发现)
2025年7月,《自然·代谢》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研究:在相同肥胖程度下,膳食脂肪来源决定肿瘤生长速度。实验显示:
摄入猪油、牛油或黄油的肥胖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比对照组快40-60%。
摄入椰子油、棕榈油或橄榄油的肥胖小鼠,肿瘤生长未加速。
机制在于:动物脂肪代谢产生大量长链酰基肉碱,这些物质直接破坏免疫细胞。这项研究揭示,在肥胖小鼠中,影响肿瘤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膳食脂肪的来源,而非肥胖本身。
特定癌症的沉重负担
甲状腺癌的肥胖相关性趋势尤为严峻。1990-2021年间,美国归因于高BMI的甲状腺癌死亡率以每年0.85%的速度递增,且存在显著差异:
男性风险高于女性:死亡率年增幅为1.08%vs0.67%。
老年群体更脆弱:9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年增幅高达6.11%。
地域差异明显:俄克拉荷马州、西弗吉尼亚州死亡率增幅最高(超1.5%)。
乳腺癌患者中,肥胖问题同样突出。超过半数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超重或肥胖(32.3%超重,19.6%肥胖)。更棘手的是,治疗期间体重平均每年增加3公斤,形成恶性循环——肥胖不仅增加患病风险,还导致更差的临床结局。
可预防的癌症风险
从科学角度看,肥胖相关癌症是可预防的癌症之一。研究显示,减轻5%-10%的体重,就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激素失衡状态。对于肥胖人群,循序渐进的减重计划比快速节食更有效,每周减重0.5-1kg,配合规律运动(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癌症风险。
饮食调整需关注抗炎和激素平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能调节肠道菌群,减少雌激素重吸收;选择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可抑制促炎因子生成;限制精制糖和加工肉类,避免进一步加剧代谢紊乱。
定期筛查对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肥胖者应更早开始癌症筛查:结直肠癌筛查从40岁开始(比普通人群提前10年),女性肥胖者需加强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男性则要关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这些措施能在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结论
体重超标带来的癌症风险,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脂肪与癌症的关联,不是简单的体型问题,而是代谢、炎症、激素等多系统紊乱的综合结果。通过科学减重、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风险,不仅能预防癌症,更能提升整体健康状态。控制体重,本质上是减少身体的癌变土壤,这或许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癌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