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田晓亮   单位: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
1521

甘草别称国老、甜草、粉甘草、粉草、皮草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 甘草是中医临床最常应用的中药饮片之一,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李时珍:“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称”,其药用功效主要有:

1、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中气不足、食少便溏等症如四君子汤,但作用和缓,故多作辅助用药;蜜炙还有能补益心气,益气复脉,常用于心气不足所致心悸、怔忡、气短、脉结代等症,如著名方剂炙甘草汤。

2、清热解毒: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还对药物或食物所致中毒亦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抢救的同时,可用甘草辅助解毒救急。

3、祛痰止咳:甘草能祛痰止咳,无论有痰、无痰、虚、实均可,最常见如复方甘草合剂;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4、缓急止痛:甘草味甘能缓,善于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四肢挛急疼痛等,临床常用于血虚、血瘀、寒凝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脘腹、四肢挛急作痛。

5、调和诸药:甘草与各类药物配伍,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减轻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现代药理学发现,甘草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效,因此在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其成分甘草甜素、甘草苷等,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还能促进胃部黏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还有抗炎活性,对多种皮肤炎症及皮肤过敏性疾病均有一定疗效。甘草的解毒功能,主要是甘草酸分解的葡萄糖醛酸与毒素发生反应的结果。现代临床常用于支气管炎、咽喉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物中毒、肝炎和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皮炎等。

然而甘草也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在服用期间要注意身体的不适症状,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使用甘草及其制剂时有以下的注意事项:

1.甘草反京大戟、红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因此甘草禁此与这些中药配伍使用,含甘草的制剂也不能与含有这些中药制剂同用。

       2.水肿患者慎用:甘草有助湿壅气之弊,其成分具有类醛固酮样作用,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能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重水肿症状,因此湿盛胀满、水肿者慎用,特别是患有心脏病、肾脏疾病等易引发水肿的患者更应注意,应根据病情,需要辨证施治确定用量,避免自行加大剂量或长期服用。

      3.高血压患者:甘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长时间使用甘草或含有甘草成分的制剂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4.甘草与某些药物合用需谨慎:甘草与某些西药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如不宜与排钾利尿如氢氯噻嗪、速尿等配伍使用,若必须联合使用应加强补钾,以防低钾血症发生;同样不宜与强心苷合用,因其排钾作用,使血钾降低从而导至心脏对强心苷敏感性增高,可诱发强心苷中毒;不宜与某些降糖药同用,甘草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加肝糖原,可升高血糖,拮抗降糖药的作用,如口服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降糖灵及胰岛素等,若与甘草配伍同服药效会降低。不宜与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等同用,两种药合用后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