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发作前 身体可能发出这5个“求救信号”

心梗发作前 身体可能发出这5个“求救信号”
作者:张建梅   单位:九龙县人民医院
35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发的一种严重心血管急症,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此类疾病的发生,多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由于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大量饮酒等诱因刺激,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汇聚形成血栓,从而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且,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有可能诱发心梗。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压力的增大,心梗的发生率也逐年提升,致死率非常高,但多数情况下,在心梗发作前,身体会通过“疼痛”发出预警信号,及时捕捉这些“求救信号”,能为救治争取最宝贵的时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警惕以下信号:

1.心前区疼痛

也就是常说的胸痛现象,这是心梗最典型的信号,也是最核心的预警。通常情况下,在心梗发作前,患者会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胸痛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胸骨后或左胸部出现压榨性、紧缩性疼痛,同时伴随憋闷、窒息感,甚至让人喘不上气。对于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因其神经感知迟钝,可能无明显胸痛,但也会表现出模糊的胸部不适。

2.左侧后背疼痛

左侧后背疼痛也是心梗发作前经常出现的一种信号,这种疼痛极易被误认为是肌肉劳损或其他背部问题而被忽略。通常情况下,心梗引发的左侧后背疼痛往往呈现放射性的痛感,疼痛部位多集中在左侧肩胛骨附近或后背中部,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剧烈疼痛,而且,此类疼痛休息后不会像普通肌肉疼痛那样有明显缓解的情况,甚至还会随着呼吸或身体活动略有加重,尤其在出现胸痛的同时伴随左侧后背疼痛,更要高度警惕心梗的可能。

3.头部疼痛

头部疼痛虽然不会直接与心梗联系起来,但某些情况下也是心梗发作前的一种典型预警。在心梗发作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影响到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头部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多表现为胀痛、钝痛,同时伴随头晕、头重脚轻的症状。与普通头痛不同,心梗发作前的头痛可能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或在劳累、情绪激动后加重,尤其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当出现异常头痛的情况时,切记不能当做普通头痛处理。

4.牙痛

牙痛也是心梗发作前的一个“伪装”信号,极易被误认为是牙齿本身的疾病。通常情况下,心梗引发的牙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表现为下颌部位的牙齿疼痛,或是多个牙齿同时出现疼痛症状,很难明确具体是哪一个牙齿疼痛,这是心绞痛发作导致的一种放射性疼痛,服用普通的止痛药物也很难缓解此类症状。通常情况下,心梗前期的牙痛往往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会有所减轻,如果同时伴有胸部不适等系列症状,就要考虑是否和心脏问题有关,及时排查。

5.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心梗发作前最容易被误诊的信号,很多人将其当作胃病、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心梗引发的上腹部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的胀痛、隐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与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疼痛症状极为相似。但是,心梗引发的上腹部疼痛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饮食相关诱因,且疼痛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通常情况下,中老年人在心梗发作前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症状,尤其是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尤其伴随出汗、乏力情况时,一定要警惕心梗的可能,避免误诊而耽误最佳救治时间。

总之,在心梗发作前,这些疼痛信号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组合出现,且多在活动、情绪激动、寒冷等诱因后加重。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超过10分钟得不到缓解,应立即拨打120,同时,切忌患者随意走动,更不能随意搬动患者。并且,在等待治疗期间,在医生指导下,让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

心梗的黄金救治窗口为发病后的120分钟内,每早一分钟开通血管,就能多一分生存的希望!我们一定要记住,心梗的疼痛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但只要结合“伴随症状”和“预警信号”,就能提高疾病的识别率,关键时刻能挽救我们的生命!

2025-08-26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