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应掌握的5大急救技能

社区居民应掌握的5大急救技能
作者:曹现青   单位:日照市阎庄街道卫生院
561

当意外突然降临时,急救技能是守护生命的“黄金钥匙”。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约80万,其中45%以上发生在家庭或公共场所。掌握基础急救技能,普通人也能在专业救援到达前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以下是每位社区居民都应学习的5项“保命技能”。

心肺复苏(CPR):重启生命的“黄金四分钟”

适用场景:心脏骤停、溺水、触电等导致的呼吸心跳停止。

关键数据: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实施CPR,存活率可达40%~50%。

操作要点:①评估环境安全后拍打双肩呼叫患者;②判断呼吸(观察胸廓起伏5~10秒);②立即拨打120并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④双手叠扣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下压5~6厘米;③以100~120次/分钟频率持续按压,配合人工呼吸(30:2比例);⑥AED到达后按语音提示操作。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需单手按压,婴儿用两指按压胸骨下半段,按压深度减至4厘米。

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梗阻的“生命拥抱”

适用场景:食物卡喉、异物窒息导致无法说话、咳嗽或呼吸困难。

标准操作:①从背后环抱患者,拳眼置于肚脐上两横指;②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③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特殊情形处理:①孕妇、肥胖者:冲击胸骨中段;②1岁以上儿童:跪姿实施同成人手法;③自救:借助椅背快速顶压上腹部。

创伤止血:与时间赛跑的关键技术

适用场景:外伤出血、严重割伤。

阶梯式止血法:①直接加压:用无菌纱布持续按压伤口至少10分钟;②抬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减少血流;③止血点按压:上肢按肱动脉(上臂内侧),下肢按股动脉(腹股沟处);④止血带使用(仅限四肢大动脉破裂):记录使用时间(精确到分钟),每30~60分钟松解1~2分钟,禁用铁丝、细绳等易损伤物品。

警示:严禁用烟灰、面粉等异物污染伤口。

烧伤处理:降温比止痛更重要

适用场景:火焰烧伤、热水烫伤、化学灼伤。

四步急救法:①冲:流动冷水冲洗15~30分钟(化学灼伤需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②脱:剪开衣物(禁止强行撕脱);③泡:疼痛持续可继续冷水浸泡;④盖: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

三大禁忌:①不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②不挑破水泡;③Ⅱ度以上烧伤不擅自用药。

癫痫发作应对:守护生命的“温柔防线”

适用场景:突发抽搐、意识丧失。

正确操作:移开周围危险物品,让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需立即送医)。

常见误区纠正:①禁止强行撬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或误吸);②不要按压肢体(可能导致骨折或肌肉损伤);③发作结束后保持陪伴直至清醒。

让急救成为社区“新常态”

建议社区居民:①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急救培训;②家庭常备急救包;③定期参加急救演练。

生命无法重来,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当每个社区都有10%的“急救达人”,就能构建起守护生命的坚实网络。从今天开始,让急救技能成为您家庭的“第二道门锁”。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