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看,怎样增强自身免疫力?

从《黄帝内经》看,怎样增强自身免疫力?
作者:苏超   单位: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4615

发生新冠疫情的几年后,您是否觉得浑身不适?是否心慌气短?是否头晕乏力?是否反复感冒?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讲了很多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内容,其中也包括告诉人们该如何养生,如何提高免疫力,譬如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那么,怎样依靠自我调节?

一、增强人体正气。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在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正气的概念源于《内经》。正气能抵御外邪入侵机体,与邪气抗争,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病邪难以入侵,故不发病。反之,则发病。若邪气侵入,正气强盛,使邪气不能深入,预后良好,正气能修复、维持并协调机体阴阳、脏腑精血津液等,使疾病向愈,推动全身畅达而无郁滞,防止内生“五邪”。

①从饮食上,提倡定时定量,不可过激过饱,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变质食物,克服饮食偏嗜,五谷杂粮、水果蔬菜、肉蛋奶等要搭配合理,也可适当服用药膳强身健体。

②情志上,要调神养性,中医非常重视情志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太过,则会引起机体紊乱。提高自身心理的调整能力,可使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③生活起居方面,要有规律,适应四季时令的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否则,过劳则耗伤气血,过逸又可使气血阻滞,而发生各种疾病。同时,要适当运动,形体锻炼使人体肌肉强健,气血流通,关节疏利。

除了在饮食、睡眠、情志、生活起居方面注意,比如说,很多人喜欢喝凉啤酒,喝完之后容易腹泻,这就是饮食上不注意伤害了脾胃导致的。又比如,很多人在家久坐久呆,会失眠,会焦虑,会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良等等,这就是作息习惯不好、不运动及情绪调整不良,导致的机体负面反应。这些,就会引起正气不足,如果自身不能调节,就需要药物来干预,具体如何用药物,那么就要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

二、防止病邪侵害。

①避邪气

《素问》说:“虚贼邪风,避之有时。”就是说,躲避外邪,如春季防风,夏季防暑,秋季防燥,冬季防寒等。注意环境卫生,防疫气传染,防止水源食物污染,蚊虫叮咬与外伤等。

②服用药物、中药熏蒸等预防

适当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能有效防止病邪的侵袭,如运用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有用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蒿预防肝炎等等。目前,有研究及临床表明,“香囊”对疫气避秽作用,因其中有芳香作用入脾胃的药物,《内经》中“四季脾旺不受邪”,顾护脾胃功能非常重要。同时,养生延年也要顾护肾气,藏守肾精。也可用适量苍术、藿香、艾叶煮水,熏蒸空气。这些都是中医药的方法,事实证明,效有大用。

因此,通过从《内经》中概括总结的方法,提升“正气”,避开“邪气”,首先要依靠机体自我调节,其次可以适当服用药物,辅助调理。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是我们养生保健的最好方式。

2025-08-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