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20%-70%,其中约5%-15%可能为恶性。许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甲状腺结节”时,往往会感到紧张,担心是否患了癌症。其实,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无须过度担忧。医学上常用“TI-RADS分类”(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来评估结节的风险等级。
甲状腺结节的常见原因
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前方的内分泌腺体,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局部异常增生的组织,可以是囊性(液体为主)、实性(固体为主)或混合性。
良性结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囊肿、炎症(如桥本甲状腺炎)等。
恶性结节: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情况下,较大的结节可能压迫气管或食管,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颈部不适。
如何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而TI-RADS分类系统则用于标准化超声报告,帮助医生和患者判断结节的风险等级。
什么是TI-RADS分类
TI-RADS(全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一套标准化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评估体系,根据结节的结构、形态、回声、边界、钙化等特征进行评分,并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简单来说,TI-RADS分类就像用以上标准来给甲状腺结节“打分”,目前广泛使用的是ACR TI-RADS(2017版),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1类:正常,恶性风险为0%,提示无结节,无须处理;2类:良性,恶性风险<2%,提示纯囊性、海绵状结节,无须活检,定期随访;3类:可能良性,恶性风险<5%,提示等/高回声实性结节,边界清晰,无可疑特征,通常无须活检,定期随访;4类:可疑恶性,恶性风险5%-20%,提示低回声实性结节,伴1项可疑特征,根据大小决定是否活检,≥1.5cm建议穿刺;5类:高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20%,低回声实性结节,伴≥2项可疑特征,建议活检,≥1cm可穿刺。
关键超声特征解析
回声:高回声(比正常甲状腺组织更亮):通常良性;等回声(与甲状腺组织相似):需结合其他特征判断;低回声(比甲状腺组织更暗):恶性风险较高。
边界:清晰、规则:倾向于良性;模糊、不规则:恶性可能增加。
钙化:粗钙化(大块钙化):可能良性;微钙化(细小点状钙化):恶性风险高。
纵横比(A/T):>1(结节“立着长”):恶性风险高。≤1(结节“横着长”):可能良性。
血流信号:丰富血流可能提示恶性,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特征判断。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该怎么办
根据TI-RADS分类选择处理方式:1~2类:无须担心,定期复查(如每1~2年一次);3类:低风险,建议6~12个月复查超声;4类:中风险,需结合结节大小决定是否穿刺活检;5类:高风险,建议穿刺或直接手术。
细针穿刺活检(FNA):对于可疑恶性结节(TI-RADS 4~5类),医生可能建议细针穿刺活检(FNA),以明确病理诊断。
手术切除:若活检确诊为恶性(如甲状腺癌),通常建议手术切除(部分或全甲状腺切除)。
定期随访:即使结节为良性,也应定期复查(如6~12个月一次),观察是否增大或出现恶性特征。
温馨提示:甲状腺结节很常见,但绝大多数是良性的。TI-RADS分类系统能帮助医生和患者科学评估结节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或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