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与预防举措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与预防举措
作者:刘泽银   单位:江油市青莲镇中心卫生院
260

慢性胃炎属于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胃部疾病,是以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类型,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中,中医与西医治疗均有其独特各异的治疗策略,目前在临床中可见现代医学与传统智慧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如下将围绕慢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与预防措施进行讲解分析。

西医治疗

在慢性胃炎的西医治疗中,通常将消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黏膜修复作为核心目标,所以用药方案也主要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选择。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首要目标,通常采用四联疗法进行为期14天的根除治疗,其中包括两种抗生素、一种铋剂以及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果未感染幽门螺杆菌,则需要从改善症状角度进行药物选择,例如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最为常见的是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能够强效抑酸,有效改善反酸、烧心等症状,对于症状稍轻的患者可以选择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胃黏膜保护剂常用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隔离损伤因子。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的药物能够缓解腹胀、嗳气等症状,也可以选择胰酶片等消化酶制剂帮助消化。

西医治疗同样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在日常饮食中避免辛辣、油腻、过烫的刺激性食物,也要避免酒精、咖啡等刺激饮品,尽量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规律进餐,少食多餐。生活调整的核心原则就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与不良影响,所以患者需要及早戒烟戒酒,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要慎用伤胃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等。

中医治疗

与西医不同,中医的治疗理念需要从整体出发,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与日常饮食、情志、外邪等多重因素有关,所以治疗上需要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治法。肝胃不和证的患者要注重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以选用柴胡疏肝散进行调理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患者要注重温中健脾、散寒止痛,可以选择黄芪建中汤或是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胃阴不足证的患者则需要以滋阴养胃、生津和中作为主要治法,可以使用一贯煎、芍药甘草汤或益胃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证的患者应当注重清热化湿、理气和胃,可以选用清中汤或三仁汤加减治疗;瘀血阻络证患者需要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选用失笑散或丹参饮加减治疗。

除中药内治法以外,中医特色疗法也是重要的治疗辅助手段,例如针灸治疗,选足三里、中脘穴、内关穴等穴位能够调节脾胃功能、缓解疼痛与恶心反胃症状,也可以选择手法推拿,通过按摩刺激上述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症状。

预防与调养

对于慢性胃炎来说,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有效的预防能够缓解疾病发展,降低复发概率,所以在预防调养中,也可以结合中西医理念,例如在饮食方面,注意规律进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切勿过饱过饥,食物的选择可以多吃温和、细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另外饮食卫生也非常重要,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就餐时注意使用公筷公勺,用以预防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学会自我疏导压力,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导致横逆犯胃,在现代医学中同样认为工作、生活、学习压力会影响胃功能。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促进气血流通、运化脾胃,可以选择一些散步、八段锦等和缓的运动形式。除此以外,慢性胃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慎用药物,尤其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无论是阿司匹林还是布洛芬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由上可见,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与管理中,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都是一场持久战,疾病的管理可以考虑中西医结合方案,通过西医精准治疗,改善急性症状、消除病因,同时通过中医整体调理,改善体质、恢复功能、预防复发,在此基础上,无论采取何种治疗策略,健康生活方式都是维持疗效、降低复发的基础。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