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早期识别与隔离护理指南

猩红热的早期识别与隔离护理指南
作者:余婷   单位:大英县人民医院
349

孩子身上突然冒出红疹,同时烧得厉害,家长们难免心慌。这时要多留个心眼,这可能是猩红热找上门了。这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儿童群体里不算少见,尤其5到15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影响。只要早发现、早护理,就能帮孩子顺利渡过难关。

猩红热的早期识别信号

发烧是最先出现的信号,孩子体温会一下子升到38℃以上,甚至超过40℃,还会怕冷、头疼,精神也变得不好。

紧接着喉咙开始不舒服,扁桃体又红又肿,有的还会出现白色的脓点,孩子咽东西时会觉得疼,不想吃饭。舌头的变化很有特点。发病一两天内,出现“草莓舌”;再过两三天,就成了“杨梅舌”。发烧后一两天,身上会开始出疹子。这些疹子是密密麻麻的小红点,像针尖一样,用手按压会暂时褪色,摸起来糙糙的,像砂纸的手感。疹子先从脖子、胸口开始长,很快就蔓延到全身,但嘴巴周围通常是白白的一圈,形成“口周苍白圈”;腋窝、肘窝这些皮肤褶皱的地方,疹子会连成一条红线。

大概一周后,疹子会慢慢退去,这时皮肤会开始脱皮。手指和脚趾的脱皮比较明显,可能会大片脱落,身上其他地方大多是像糠一样的细屑。

猩红热的隔离办法

猩红热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被其他人吸入后可能引发感染;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餐具、手或者食物,也可能让病菌进入体内。另外,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到病菌,也会被感染。

所以孩子一旦确诊,必须进行隔离。可以在家隔离,也可以住院隔离,隔离时间至少要7天,或者要等到所有症状都消失,并且咽拭子检查结果呈阴性后,才能解除隔离。

隔离期间,要让孩子待在单独的房间,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孩子用的碗筷、毛巾、水杯等物品都要单独摆放,不能和家人的混在一起使用,避免病菌扩散。

猩红热的科学护理要点

1.发烧和喉咙痛的护理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要及时给孩子吃退烧药,比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一定不能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每天漱三四次,能帮助清洁口腔,减轻喉咙的疼痛;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多喝些凉开水或者蜂蜜水,每次少喝一点,多喝几次,让喉咙保持湿润。

2.饮食上的安排

给孩子准备的食物要清淡、容易消化,像粥、蒸蛋、面条这些都很合适。不要给孩子吃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以免刺激喉咙和肠胃。同时要让孩子多喝水,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恢复。

3.皮疹的护理窍门

要保持孩子皮肤干净、干燥,把孩子的指甲剪短,避免孩子因为痒而抓挠皮疹,抓破皮肤可能会引起感染。

如果孩子觉得皮疹痒得厉害,可以在皮疹部位涂一点炉甘石洗剂,但要避开眼睛和嘴巴。

给孩子擦澡时要用温水,不要用肥皂或者酒精,这些东西会刺激皮肤;让孩子穿纯棉的、宽松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4.日常消毒工作

孩子用过的餐具,每天都要煮沸消毒,煮15分钟以上才能杀死病菌;衣服、床单被罩等要先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然后再清洗。

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两三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保持空气流通。家具、孩子的玩具、书桌等,要用肥皂水或者消毒液擦拭干净;不能擦洗的物品,可以拿到太阳底下暴晒一两个小时。

猩红热的预防小妙招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要用肥皂认真洗;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挡住嘴巴和鼻子,不要对着别人。不要和其他人共用毛巾、水杯、餐具等物品,孩子的个人用品要经常清洗消毒。

在猩红热流行的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通风不好的地方。

猩红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们能及时发现症状,做好隔离和护理,孩子就能很快康复。平时多注意预防,就能大大减少孩子感染的机会,让孩子健康成长。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