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脊柱侧弯的主要类型和治疗方案

儿童脊柱侧弯的主要类型和治疗方案
作者: 封廖芸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儿童康复科
437

根据最新统计研究发现,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脊柱侧弯的全球患病率为0.47%~5.20%。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平均患病率为1.23%,高发年龄为13~15岁,且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值得关注的是,脊柱侧弯的患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医学专家一致强调:“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阻断病情发展的关键。

什么是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非正常弯曲。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典型的脊柱侧弯包括三维的脊柱和肋骨畸形。根据度数的变化,脊柱从侧面弯曲,有时椎骨有轻微旋转,导致髋部或肩部出现不平衡。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此时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的主要类型

脊柱侧弯根据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1、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常见,约占80%,病因不明。“特发性”意为原因不清楚。根据发病年龄又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4~10岁)、青少年型(11~18岁),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青春期,生长越快,进展风险越高。2、先天性脊柱侧弯由于胎儿期脊柱椎体发育异常(如半椎体、分节不良)所致,出生时即存在。通常需要早发现、早监测,很多需要手术治疗。3、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由其他神经或肌肉系统疾病引起,如脑瘫、肌营养不良、脊髓灰质炎等。这类侧弯通常呈长“C”型,且进展较快,往往需要干预。4、退变性脊柱侧弯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脊柱椎间盘、小关节等结构退行性变(老化)导致。通常伴有椎管狭窄、腰痛、腿麻等症状。

如何早期发现?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简单的早期筛查,自测有无脊柱侧弯。1.检查双肩是否等高:自然站立,从后方观察双肩是否水平,一侧高提示异常。2.弯腰看腰部:前弯90°时,背部单侧鼓包(剃刀背)需警惕。3.检查胸廓是否对称:领口歪斜、单侧肋骨突出或乳房不对称,可能与侧弯相关。4.检查屁股是否对称:站立时两侧髋部不等高,双下肢不等长。5.数腰部褶皱数:弯腰时腰部两侧褶子深浅、数量不一,需进一步检查。6.其他信号:女孩双乳发育不对称、行走姿势异常、经常抱怨腰背疼痛、容易疲劳。注意: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项体征,都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康复科、脊柱骨外科就诊。

需要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医生会重复上述观察和前屈试验。2.X光片检查:这是诊断和评估的金标准,可以明确诊断,并测量Cobb角(衡量侧弯程度的指标)。评估骨骼成熟度(通过Risser征看骨盆骨骺闭合情况,预测生长潜力)。3.其他检查:对于非特发性侧弯或怀疑有神经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做MRI或CT检查。

得了脊柱侧弯怎么办? 

治疗方案取决于侧弯角度(Cobb角)、骨骼成熟度和侧弯类型。绝不是所有的侧弯都需要手术!治疗原则:控制进展、矫正畸形、改善外观、避免疼痛。

脊柱侧弯的阶梯化治疗方案:1.观察随访(Cobb角<20°),适用于轻度侧弯,尤其是骨骼尚未成熟的孩子。需要定期(如每4~6个月)复查X光片,密切观察角度是否变化。2.支具治疗(Cobb角20°~45°)主要目的:控制进展,而非完全矫正。适用于骨骼尚未成熟、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需要每天佩戴支具20~22小时以上,直到骨骼发育成熟。3.手术治疗 (Cobb角> 40°~50°),主要目的:矫正畸形、防止进一步加重。适用于:角度过大、支具控制失败、骨骼成熟后侧弯仍持续进展、伴有严重疼痛或外观畸形无法接受的患者。4.辅以物理治疗与运动康复。

总结与建议

1.早发现是关键:家长应定期为孩子做简单筛查,尤其在青春期。2.科学诊断是基础:怀疑脊柱侧弯,务必去正规医院,拍X光片确诊,不要轻信“偏方”。3.理性治疗是核心:遵循医生的阶梯化治疗方案,该观察就观察,该佩戴支具就坚持佩戴,该手术则果断手术。4.积极心态很重要:脊柱侧弯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无论是佩戴支具还是接受手术,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康复至关重要。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