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护理 做好这些细节稳病情

甲亢患者护理 做好这些细节稳病情
作者:​李灵芝   单位:滨州市人民医院
32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超速”的一种疾病。患者常出现心慌、多汗、体重下降、情绪急躁等症状,若护理不当,可能加重病情或导致复发。科学护理需兼顾饮食、用药、情绪等多方面,帮助身体“减速”回归平衡。

饮食护理:管好“碘”和“能量”,为身体“减负”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离不开碘,甲亢患者需严格控制碘摄入,同时补充足够能量应对高代谢状态:

- 限碘是核心: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虾、海鱼(每周可吃1次少量淡水鱼),烹饪时选用无碘盐;慎用含碘药物(如胺碘酮),用药前需告知医生甲亢病史。

- 保证能量供给:代谢亢进会消耗大量热量,每日需比正常人多摄入300-500千卡热量,优先选择高蛋白(鸡蛋、瘦肉、牛奶)、高维生素(新鲜蔬果)、易消化的食物,如杂粮粥、清蒸鱼、绿叶菜等。

- 避开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酒精会兴奋神经,加重心慌、失眠,应尽量避免;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甲状腺,也要少吃。

- 少量多餐防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肠蠕动加快、腹泻,建议每日5-6餐,避免一次吃太多增加肠胃负担。

用药护理:遵医嘱是关键,警惕副作用

药物是甲亢的主要治疗方式,规范用药直接影响疗效:

- 定时定量,不擅自停药:常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需按疗程服用(通常1.5-2年),即使症状缓解,也需经医生评估后调整药量,擅自停药易导致复发。

- 监测副作用:用药初期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需每月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若出现咽痛、发热(可能是白细胞降低)或皮肤黄疸(肝功能异常),立即就医。

- 特殊时期需调整:女性患者若计划怀孕,需提前3个月告知医生,将药物换成孕期安全的种类;哺乳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生活护理:给身体“减速”,减少消耗

甲亢患者身体处于“高耗能”状态,合理安排生活能减少体力消耗:

- 保证休息,别劳累: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可选择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午间休息30分钟,晚上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脑,避免神经兴奋。

- 防刺激,控环境:患者怕热、多汗,室温保持在22-25℃为宜,出汗后及时换衣,避免受凉;减少去嘈杂场所,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 注意眼部护理:约50%甲亢患者会出现“突眼”,日常要避免长时间看屏幕,外出戴墨镜防强光和风沙;睡前涂眼药膏,若眼睛闭合不全,可用纱布遮盖保护角膜。

情绪管理:稳住心态,助病情恢复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让情绪变得敏感易怒,而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甲亢,形成恶性循环:

- 家属多理解: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出现烦躁、焦虑,家属应多包容,避免争吵,多陪伴聊天、散步,帮助转移注意力。

- 自我调节有方法:通过深呼吸、听舒缓音乐、冥想等方式平复情绪;写日记记录症状变化和心情,既能释放压力,也能为医生提供参考。

- 及时求助:若出现持续失眠、情绪低落或焦虑难以缓解,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必要时配合药物调节。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防并发症

甲亢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通常每4-6周1次),医生会根据指标调整药量。若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骨质疏松等,因此切勿忽视复查。

甲亢并不可怕,只要做好饮食管控、规范用药、规律作息和情绪调节,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回归正常生活。记住:科学护理是甲亢治疗的“另一半”,细节做到位,康复更顺利。

2025-08-26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