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由孕期发生的糖耐量异常所致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多数孕妇于妊娠24~28周的范围内首次出现糖代谢异常,虽大多数妊娠糖尿病于产后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若未能及时有效管理,会危害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在临床上对其进行管理与护理显得非常必要。对妊娠糖尿病护理人员来说,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牢记下面几点,协助妊娠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孕期,保障母婴健康。
监测血糖,科学管理
血糖监测次数:要求患者每日至少进行四次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前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的监测,以便随时了解血糖变化,为调整饮食、运动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血糖目标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孕妇血糖控制目标值较为严格,以防治高血糖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血糖波动的识别:在监测过程中,尤其是监测餐后血糖时,如果发现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饮食,控制血糖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妊娠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食用高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精制米面、糖果、甜点等。
分餐:分餐即把一餐食物分成多次食用(三餐加点心为多餐),这样可以避免大餐后血糖迅速上升,保证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在适当范围之内,从而减少血糖波动幅度。
加大膳食纤维摄入量: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水果、豆类等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缓解升糖高峰。
优质蛋白的摄入:妊娠糖尿病患者可摄入优质蛋白,例如瘦肉、鱼、豆制品、低脂奶等,提供优质蛋白,同时又不易造成血糖升高。
适量运动,促进代谢
适宜的运动形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轻量的有氧运动,每次的运动时间不得大于30分钟,每周安排3~5次,避免强度过高的运动或过度运动。
注意运动的时机:推荐餐后运动,避免低血糖发生。餐后1h或2h血糖较高,适合参加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避免空腹进行高强度运动。
休息及恢复:运动后孕妇应及时补水、补充营养,以恢复体力。孕妇运动过度或强度太大均有可能影响母亲和胎儿的身体健康,须根据体力情况适度进行。
定期产检,密切观察
1.胎儿监测:妊娠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胎儿监测,包括B超检查和胎心监测。高血糖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增加分娩困难或剖宫产的风险,因此监测胎儿生长情况至关重要。
2.妊娠期并发症预防:妊娠糖尿病可能导致高血压、妊娠期高血糖合并症等并发症,孕妇应定期检查血压、尿蛋白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产后检查: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需继续进行血糖监测,确保血糖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能在产后继续存在糖代谢异常,需要进行长期随访与健康管理。
结语
妊娠糖尿病护理是一项全面护理工作,在进行血糖控制、饮食控制、运动控制、用药治疗、心理护理等过程中,应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这有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与医生及护理人员配合,制定符合个体情况的护理方案,以平稳度过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