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术后护理小贴士

超声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术后护理小贴士
作者:庄敏   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6135

当B超探头轻轻滑过腹部,屏幕上那个恼人的囊肿在超声引导下被精准“解决”——现代医学的微创魔法让肝肾囊肿治疗变得如此轻松。但您知道吗?术后护理其实才是这场健康保卫战真正的决胜时刻!

一、超声介入治疗肝肾囊肿的优势

1.精准定位

在实时超声影像的引导下,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穿刺针的走向,就像给治疗装上了“GPS导航系统”,确保穿刺路径避开重要血管和器官。这种精准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让治疗过程既安全又有效。尤其是对于一些位置刁钻的囊肿,比如紧贴重要血管或是藏在肝脏深处的囊肿,超声介入治疗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2.创伤微小

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在腹部切开10-15厘米的伤口,就像在身体上开了一扇“大窗户”。而超声介入治疗只需要一个2毫米左右的针眼。这种微创特性带来的是术后恢复的“加速度”,住院时间从原来的5-7天缩短到了1-2天,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实现“日间手术”,当天治疗,当天回家。而且伤口小,疼痛也轻,出血少,感染风险低,术后也不需要忍受长长的疤痕,不用担心拆线的烦恼。

3.安全可靠

大多介入治疗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避免了麻醉的相关风险,而且由于不需要大面积切开组织,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术后粘连的可能。精准的穿刺路径避开了重要结构,大大降低了误伤的风险。

4.适应症广

超声介入治疗就像一把万能钥匙,为许多传统手术的高风险患者打开了治疗之门。老年人、心肺功能不佳等患者,很多都能安全接受超声介入治疗。即使是位置特殊的囊肿,例如靠近膈肌的肝顶部囊肿或靠近肾门的囊肿,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术后护理小贴士

1.术后24小时黄金护理期

超声介入治疗虽然创伤小,但术后最初的24小时仍然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内,身体正在从治疗中恢复,需要观察几个重要指标。

(1)生命体征: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至关重要,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例如血压突然下降或脉搏加快可能提示内出血;而体温升高则可能是感染的早期信号。别小看这些数值,它是身体发给我们的“健康密码”。

(2)穿刺部位:治疗时小小的针眼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细菌进入体内的潜在门户。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如果发现敷料有渗血或渗液,别犹豫,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如果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可不是好现象,这可能是感染的“红色警报”。

(3)尿液观察:术后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都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血尿可能是肾脏轻微损伤的表现,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消失,但如果持续加重,就需要及时就医。

2.休息与活动

手术后应不应该卧床静养?其实,超声介入治疗后的活动指导是一门“平衡艺术”。治疗后的6-8小时内,可以保持卧床休息,这是为了让穿刺点的微小创口有足够的时间形成初步愈合。但这不意味着您要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适当的勾勾脚趾、转转脚踝,能促进血液循环。从第二天开始,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了。不如试试先从床边坐起开始,随后短时间站立、缓步行走。但要注意,任何活动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或不适,如果活动后穿刺部位疼痛加重,那就是身体要求你再“慢一点”。

3.饮食调理

治疗当天,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面条、粥之类。就像您的消化系统刚刚经历了一场“微型地震”,需要温和的食物来安抚。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就像给消化系统“火上浇油”。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建筑材料”,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可以加速创口愈合。鸡肉、鱼肉、瘦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切忌不要过量。水分补充也是一门艺术,多喝水可以促进排泄,预防尿路感染,但也要根据心肾功能量力而行。

4.药物管理

抗生素的预防感染的“守门员”,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3-5天的预防性抗生素,按时按量服用很重要,可千万不要症状一缓解就自行停药,别给细菌留下“反扑”的机会。止痛药是使用需要智慧,轻微疼痛是正常的愈合过程,不必急于用药,但如果影响了休息和生活,适当使用止痛药是合理的。

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为康复“加分”,好的术后护理可以让康复之路更加顺畅。不妨把注意力放在享受生活上,而不是过度担忧疾病。这才是真正的健康智慧。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