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征。有数据表明,我国脑卒中罹患率正以每年8.3%的比率增长,脑卒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脑卒中患者数量最多,且该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防治形式严峻。“The Global Stroke Factsheet 2022”中指出,从1990-2019, 全球脑卒中病例已经上升了102%,由于脑卒中引起的死亡上升了43%,DALY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上升了143%。《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卒中死亡率为175.58/10万,城市居民的卒中死亡率为140.02/10万。脑卒中位居我国农村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占所有死亡病因构成比的23.62%)、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3位(占所有死亡病 因构成比的21.7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是指由于脑卒中后咽喉、舌等器官的结构和(或)功能障碍,不能将食物安全有效地输送到胃内。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可高达51%~73%,脑卒中吞咽障碍不仅可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且会造成严重心理、生理应激效应,甚至是累及生命安全。
那么,人们正常吞咽过程是怎样的呢?
正常吞咽是食物从口腔进入胃部的复杂过程,分为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三个阶段。咽期活动是吞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咽部肌肉的协调收缩、咽腔的快速挤压、会厌关闭以及食物从咽部向食管的有效转移。而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常表现为咽期活动的异常,例如咽部肌肉无力、协调性差或反射延迟等问题,导致食物在咽腔停留过久或误入气道。咽期活动异常不仅影响吞咽效率,还显著增加误吸和窒息风险,是吞咽障碍致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应的,我们正常饮水所引起的吞咽过程是这样的:水进入口腔后,舌尖上抬靠近硬腭,将水挤压向舌根。舌根上抬靠近软腭,把水向咽喉壁推压。此时会厌翻转,咽部与鼻腔、气管的通路关闭,引发瞬间性吞咽性呼吸停止,水便能顺利流入喉咙,完成一次吞咽。而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人们的吞咽功能。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饮水呛咳,就是其中一种表现。
那么,什么是饮水呛咳呢?
饮水呛咳是指饮水时或饮水后随即出现咳嗽反应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水流入气管中所导致的。常见于饮水过快或饮水时说话、嬉笑的时候,由于吞咽启动后会厌组织来不及闭合,而导致水误入气管。此时机体通过自我保护机制启动咳嗽反射,可将水咳出,即饮水呛咳。正常人尤为如此,那么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情况会更为复杂。
因为,人的大脑中有许多神经核团参与吞咽过程,如果延髓等部位受损,会干扰吞咽反射弧的正常传导,使吞咽动作无法顺利完成;如果大脑皮质相关区域受损,会使控制吞咽动作的神经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严重的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因为咽喉部位的肌肉瘫痪,而使得吞咽变得困难;也有脑卒中患者跟局部的血管硬化有关,容易引起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影响吞咽功能。
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避免不当饮水,做到饮水安全,尤为重要。那么应注意哪些呢?
1.做好自身准备:佩戴好眼镜、义齿、助听器等辅助用具。
2.环境准备: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喝水时避免交谈,嬉笑。
3.工具准备:准备安全无异味的水杯,可以尝试适合抓握的斜口杯,可避免因仰头喝水而引起呛咳。
4.选择合适的饮水姿势:
站姿:站立时保持双脚平稳,身体重心下沉,避免弯腰或过度伸展。
坐姿:选择稳定的椅子,背部挺直,身体稍前倾,下颌微收,避免仰头。这种姿势有助于利用重力辅助水液顺利进入食道,减少呛咳风险。
卧姿:端坐位或床头抬高30°-60°半坐卧位,颈部前倾,若有偏瘫,偏瘫侧肩部垫软枕。
5.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水温:
日常饮用:35℃-45℃是较为理想的水温,接近人体体温,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促进水分吸收,同时避免烫伤或刺激黏膜。
特殊场景:
晨起:40℃-45℃的温水可帮助唤醒身体,促进肠道蠕动。
运动后:30℃-35℃的水能快速补充水分,缓解燥热,但避免过冷导致肠胃痉挛。
服药时:40℃左右的温水有助于药物溶解,但部分药物需遵循说明书调整水温。
需避免的水温:
过热(>65℃):可能烫伤食道黏膜,长期饮用增加食道癌风险。
过冷(<10℃):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引发腹痛、腹泻,尤其不适合肠胃敏感人群。
6.控制好一口量:一次饮水5-10ml,每吞咽一次,检查确认无呛咳后再继续。
7.改变水的性状:对于吞咽障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增稠剂来改变水的性状。吞咽障碍患者会厌软骨关闭气道能力减弱,吞咽液体时会发生关闭气道速度减慢或关闭不全。增稠剂可增加食物黏稠度,减慢食物从口腔流入咽部的速度,增加食物对舌根及咽部的感觉刺激,避开吞咽反射延迟、气道保护延迟的时间差,减少因液体稀薄而渗入气道发生误吸的风险。
8.保证饮水量:一般在没有限制液体摄入的情况下,脑卒中患者每日最少饮水1200ml。对于病情稳定、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每天保证2000-3000ml的液体入量较为合适。
当然,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希望以《别让不当饮水,成了脑卒中患者的“催命符”》为题,引起大家(不仅仅是脑卒中患者)对饮水安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