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腹泻症状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给孩子喂大量的白开水,认为这样可以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缓解孩子的不适。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做法,从医学专业角度来看,并不完全正确。那么,为什么小儿腹泻时不能光喂白开水呢?这背后涉及到诸多医学知识,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一、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1.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毒,尤其在秋末冬初季节高发。诺如病毒也是导致腹泻的重要病毒之一,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常在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暴发流行。这些病毒感染肠道后,会破坏肠道黏膜细胞,影响肠道的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腹泻。
2)细菌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等进入小儿肠道,引发炎症反应,使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大量液体,从而导致腹泻。
3)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在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时,容易大量繁殖,侵袭肠道黏膜,引起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的小儿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性腹泻。
2.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是导致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过早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过快过多、突然更换奶粉品牌等,都可能使小儿肠道不适应,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泻。另外,食物过敏也可引发腹泻,如牛奶蛋白过敏,小儿在摄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后,肠道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者天气过热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都可能诱发小儿腹泻。
二、腹泻导致的身体变化
1.水和电解质丢失
腹泻时,肠道黏膜的吸收功能受损,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氯等,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钠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钾对于维持心脏、肌肉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必不可少,氯则参与胃酸的形成等。当这些电解质大量丢失后,如果只补充白开水,会导致体内电解质浓度进一步稀释,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2.酸碱平衡失调
腹泻时,肠道不仅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还会丢失碱性物质,如碳酸氢根离子。同时,由于腹泻导致摄入减少,体内脂肪分解增加,产生过多的酮体,这些因素都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孩子可能表现为呼吸稍快;严重时,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单纯补充白开水无法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必须补充含有适当电解质和碱性物质的溶液,才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3.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腹泻会使肠道黏膜受损,绒毛萎缩、变平,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导致孩子营养摄入不足。如果此时只喂白开水,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使孩子体重不增甚至下降。长期腹泻还可能导致贫血、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相关疾病。
三、单纯喂白开水的弊端
1.无法补充电解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小儿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电解质,而白开水几乎不含任何电解质。单纯喂白开水,只能补充水分,无法纠正因腹泻导致的电解质紊乱。随着水分的补充,血液被稀释,电解质浓度进一步降低,加重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情况,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危害。
2.难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白开水不具备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腹泻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需要通过补充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来纠正,如碳酸氢钠等。如果只喂白开水,酸碱失衡得不到改善,孩子的病情可能持续恶化,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3.可能加重胃肠负担
小儿腹泻时,胃肠道功能已经受损,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大量饮用白开水可能会进一步稀释胃酸,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同时,过多的水分进入肠道,可能会加重肠道的负担,使腹泻症状加重。特别是对于一些腹泻伴有呕吐的孩子,大量喂白开水可能导致呕吐更加频繁,形成恶性循环。
四、正确的补液方法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小儿腹泻脱水的首选药物。它含有适当比例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等成分,不仅能够补充水分,还能补充丢失的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口服补液盐的渗透压合适,有利于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
2.食物补充
除了口服补液盐,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补充水分和营养。例如,米汤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吸收,还能补充部分水分。可以给孩子适量喂一些温热的米汤,每次少量,多次喂食。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还可以适当喂一些苹果泥。苹果含有果胶,具有吸附肠道水分和毒素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腹泻。
3.静脉补液
如果孩子腹泻严重,出现重度脱水、频繁呕吐不能口服补液、精神萎靡、尿量极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静脉补液能够迅速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纠正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腹泻时身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电解质,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等变化。单纯喂白开水无法补充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还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小儿腹泻时,应采用正确的补液方法,如口服补液盐、食物补充等,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同时,要积极做好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增强孩子免疫力等,减少小儿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