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保卫战:前列腺癌这堂课,爷叔必修课 

“栗子”保卫战:前列腺癌这堂课,爷叔必修课 
作者:​李智慧,万秋   单位: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11522

正文:

最近全球热搜被一位重量级人物承包——美国前总统拜登卸任后,被诊断出前列腺癌,且发现癌细胞已发生转移。不过别慌,医生表示这类癌症对激素治疗通常反应良好。这出“健康大戏”给所有中年帅叔敲响了警钟:藏在身体里的那颗“栗子”(前列腺),可真是分分钟能上头条的主儿

一、前列腺是个啥“宝藏”? 这家伙堪称人体最“深藏不露”的器官之一,像个稳坐膀胱底下的“栗子君”,专职生产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时安安静静,年过五十却可能“画风突变”——要么体积膨胀增生,要么性质恶变癌化。据统计,60岁以上的爷叔,超过八成都要跟它“过过招”。

最让人头疼的是:它早期作案悄无声息 等到出现“尿尿变花洒”(尿线细弱)、“夜起五六趟”(夜尿增多)、甚至“尿里飘血色”(血尿)这些信号时,这“栗子君”可能早就在体内“大兴土木”多年了。记住: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就像迟到太久的警报,等它响了,麻烦可能已经不小

二、早发现的两大“法宝”

PSA检测:抽血验值的“警报器”      PSA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以看作它的“专属名片”。正常情况下,血液里PSA浓度很低(通常<4ng/ml)。但如果藏着癌细胞,这数值可能“蹭蹭”往上窜:

40+爷叔:每年花几十块验个血,比买不靠谱的保健品实在多了

4-10ng/ml:前列腺可能在“闹脾气”(可能是增生、炎症),但也可能是早期癌的“烟雾弹”,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如游离PSA比值、影像学)。

>10ng/ml:警报级别拉高 强烈提示需要穿刺活检来一探究竟。

小提示:PSA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骑车、射精、感染、增生),一次升高别慌,需结合指检和复查。

直肠指检:短暂“社恐”,长期保命      别嫌这检查有点“尴尬”,医生的“黄金手指”经验丰富,隔着直肠壁能摸出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正常前列腺触感柔软有弹性,癌变区域则可能硬得像石头或冻梨。别小看这招 它在早期发现PSA不敏感的癌症方面功不可没。如果PSA正常但排尿不爽,这项检查更是强烈推荐

三、高危人群“自查表”

▶ 50+资深型男:年龄是最大风险因素,定期体检比升级钓鱼装备更重要

▶ 家族有“前”科:父亲或兄弟得过前列腺癌?那你45岁就该启动“侦察模式”

▶ “无肉不欢”+“啤酒肚”选手:腰围持续“膨胀”(>90cm)?是时候放下大块红肉,拥抱绿色蔬菜了

四、万一“中招”别慌 抗癌“套路”深着呢 前列腺癌常被称为“懒癌”或相对“温和”的癌症,不同阶段有不同“打法”:

早期(癌细胞“宅”在前列腺内):手术(切除“栗子君”)或放疗是主力,治愈率非常高(早期超90%),术后恢复好,广场舞、钓鱼、含饴弄孙一样不落

中期(癌细胞在局部“溜达”):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是常用组合拳,长期控制效果良好(5年生存率超70%)。

晚期(癌细胞“全国巡演”了):就像拜登的情况,新型内分泌药物、靶向治疗、化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手段日益丰富,目标是长期带瘤生存,维持生活质量,活出精彩十年甚至更长不是梦

·重点提醒: 千万别信“前列腺癌不用治”的江湖传言 即使是60-75岁的“老小伙”,只要身体状况允许,积极规范治疗才是保住生活品质和“夕阳红”战斗力的关键

五、送爷叔们一句保命“箴言”前列腺癌就像一颗藏在体内的“定时哑弹”,不排查风险迟早可能“爆雷”。与其羡慕前总统有顶级医疗团队,不如现在、立刻、马上拿起电话预约社区体检——花两杯奶茶的钱,买个安心,绝对是“血赚”的投资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