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产后抑郁的新闻频发,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依旧居高不下。据调查,我国大概有10%~15%的产妇在生完孩子后感受到情绪低落、烦躁,对很多东西提不起兴趣。其中部分人靠自我调节和家庭帮助,大概2~3周会逐渐缓解,但有7%左右的产妇会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发展为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是何方神圣?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固执,对婴儿冷漠、嫌弃感、失眠、哭泣,对自己和今后生活无望,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它并非“矫情”或“想太多”,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抑郁呢?
一、生理因素
女性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剧烈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抑郁症状。
二、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历史,产妇可能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产后抑郁症。
三、心理因素
产后抑郁症与产妇对母亲角色的认知和适应密切相关。面对新角色的压力、对婴儿的担心,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改变适应不良,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状。
四、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也是产后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支持不足、夫妻关系紧张或社会环境的压力等,都可能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
当出现什么症状时要警惕发生产后抑郁呢?
一、情绪症状
1.持续的抑郁情绪,如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无助。
2.情绪不稳定,可能因为小事而大发雷霆。
3.自我评价降低,对自己照顾婴儿的能力产生怀疑。
二、认知症状
1.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需要集中精力的任务。
2.记忆力下降,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
三、行为症状
1.社交退缩,避免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2.自伤或自杀念头,在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这样的极端想法。
四、身体症状
1.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质量下降。
2.食欲改变,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3.疲劳感,即使在没有进行体力活动的情况下也感到疲惫。
但并不是说偶尔出现以上症状就一定是产后抑郁症,如果有多项上述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需要警惕产后抑郁的发生,及时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我们该如何让新手妈妈们预防产后抑郁呢?这需要产妇,配偶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一、从怀孕开始就进入母亲角色
通过阅读书刊、讲座、观摩等途径,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如喂奶、洗澡、换尿布、抱婴儿等。
二、为产妇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当产妇回到家中之后,应减少亲戚朋友来探望产妇和新生儿,为产妇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月子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避免各种精神刺激。
三、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摄入清淡好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锻炼,运动可以让体内产生多巴胺,帮助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四、关注新手妈妈需求
关注新手妈妈的身体和情感需求,避免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宝宝上,协助新手妈妈慢慢去适应角色的转换,培养其自信心,并耐心帮助其母乳喂养和婴幼儿照护。
五、了解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
家庭成员应了解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如果发现产妇有抑郁情况的发生,应积极陪同及时就医,并提供情感支持,恢复心理健康。
初为人母,是人生中难忘又精彩的时光,更是需要爱人和家人支持帮助的重要时刻,希望在大家努力下,为每一位妈妈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的环境,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让母爱的光芒更加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