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来袭 医院感控防线再升级

秋冬流感来袭 医院感控防线再升级
作者:周海清   单位:三二〇一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部
236

秋冬之际,气温急剧下降,空气呈现干燥状态,流感病毒活跃度提升,进入高发阶段。每年该时期,各大医院门诊就诊人数显著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众多。在此特殊时段,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不仅与患者安全密切相关,也关乎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更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何秋冬季节医院感染控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流感病毒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时长更久,传播能力亦有所增强。医院作为患者集中之地,无疑成为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再加上人员流动密集以及空间相对封闭,为病毒传播营造了有利条件。

数据显示,医疗机构相关感染(HAIs)中呼吸道感染占比显著,而流感季节这一比例会进一步上升。这意味着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员都可能成为传播链中的一环。

医院如何构筑感控“防火墙”

分级诊疗与分区管理:许多医院在流感季节会启用发热门诊和呼吸道门诊,与其他科室物理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患者就诊时,应根据症状准确分诊,以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风险。

环境通风与消毒升级:医院会增加高频接触表面的消毒频次,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候诊椅等。同时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

防护物资战略储备:医院会提前储备充足的口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消毒剂等物资,确保在患者激增时仍能维持高标准的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健康管理:医务人员是感控的关键环节。医院会推荐接种流感疫苗,实施症状监测和病假管理,避免带病工作造成传播。

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医院感控

正确佩戴口罩:进入医疗机构应全程佩戴合规口罩,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不要随意触摸口罩外表面,脱下后及时洗手。

遵守手卫生规范:医院入口处通常配备手部消毒设备,应主动使用。遵循“七步洗手法”,在接触公共设施、就诊前后彻底清洁双手。

保持社交距离:候诊时尽量选择人少区域,与其他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交谈,减少在医院逗留时间。

预约就诊与线上咨询:非急症患者可优先选择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部分轻症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咨询,避免不必要的医院暴露。

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如有发热症状或流行病学史,应主动告知预检分诊人员,遵循指引到专门区域候诊。

特殊人群需格外警惕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数据,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不仅流感易感性高,且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这些人群就医时应加强防护,考虑减少陪护人员数量,降低暴露风险。

医院感控是保障医疗质量的底线要求,在流感高发季节,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以及优化病房和访客管理,医患共同努力构建坚固的防护网络。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对待感染控制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传播风险,守护全民健康。

秋冬流感季节,让我们多一份警惕,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配合,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2025-09-25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