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安心过秋冬 五大“法宝”请收好

慢阻肺患者安心过秋冬 五大“法宝”请收好
作者:​苏卓莹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904

秋风吹,冬意近,秋冬季节对于慢阻肺朋友们来说,是这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空气变冷、空气干燥、免疫力下降以及病毒细菌传播活跃,每一处变化都可能成为引发咳嗽、喘息加剧,甚至导致慢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导火线”。不过,朋友们请别担心,牢记这五大“法宝”,助您平稳过秋冬,健康迎暖春!

保暖防寒:抵御“冷空气”第一关

首先,外出装备要升级;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暖措施不能少。其次,冷热变换要注意给身体适应的时间;清晨、傍晚或天寒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出门前在楼道或门厅稍立几分钟,让身体适应外面寒冷的气温,做好缓冲。并且,居家生活也要防护到位。尽量保持室温恒定在18-25℃,在这个区间身体感觉温度适宜,不易着凉。

规范用药:手中“药盾”别松懈

各位慢阻肺的朋友要记住,长期稳定的维持治疗才是身体健康的定心丸。长期规律地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复合制剂等)不能少,就算自我感觉良好,也绝不能擅自停用或减量!定期地回到专科门诊复查,呼吸专科医生才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同时,吸入用药的使用技巧要到位:吸入药前多学习(或找医生演示),吸入后必须清水漱口(药物残留入口易致鹅口疮)。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峰流速仪或症状自评小卡片,用来记录每天咳嗽次数、痰量颜色、日常活动费力程度等,复诊时可以提供给医生,方便医生调整长期用药;如果感觉到身体状况明显恶化,要尽快复诊!

疫苗防护:秋冬病毒“防火墙”

各种细菌、病毒感染是每年导致慢阻肺病人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预防往往比治疗更重要。常见的成人疫苗有:流感疫苗,在每年10-12月接种为佳,并且疫苗生效一般需2周左右;肺炎疫苗,目前市面上有23价多糖疫苗与13价结合疫苗,两者均可,两疫苗可间隔接种,能更有效地守护呼吸屏障;新冠疫苗,要按国家建议完成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

呼吸有道:空气清洁“双保险”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尤其是北方的家庭常常为了保暖紧闭门窗,或生火烧煤取暖,这些都容易引起空气污染,加重肺部疾病。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持室内空气常新: 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约15分钟;厨房用强力抽油烟机,取暖用燃气需防污染。第二,注意远离家中隐秘的污染源:家人有吸烟的要戒烟!要远离油烟等做饭时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居家消毒也要避开有刺激性气味的喷剂。第三,适量户外活动有助身体健康,但也要选择空气质量好的时段: 户外活动首选空气质量指数低(优/良)时段,外出时应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尤其是前往人群密集的场合。最后,保持呼吸道卫生也很重要: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出门回家后要勤洗双手,流感季少去超市、集市等人员拥挤的场所。

动养结合:内强体质“压舱石”

寒冷的天气让人喜欢少动、喜坐,活动量减少不利于健康。对于慢阻肺的朋友们来说, 慢走、八段锦、太极拳都很适宜。天气寒冷时,可在家中客厅匀速踱步或进行呼吸肌训练,比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吹小蜡烛等。运动的程度以不喘不过劳为度,一周至少进行5日的锻炼,每次约20-30分钟为宜。

其次,营养均衡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石。每日饮食中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比如蛋、豆、奶、去皮禽鱼等,蔬菜和水果要占较大比重。要避免过分饱餐导致腹胀,压迫肺部影响肺活量。还要注意休息,给身体充电要及时;每天保持充足睡眠,以7-8小时为佳,每天午后可小憩20分钟养足下午的精神和体力。

如果不小心着凉生病了,也不可怕,及时就医,不要耽误病情。如果慢阻肺病人出现以下症状,那就要提高警惕了:第一,咳嗽加重,痰量比平时明显增多,还出现黄痰、绿痰,甚至血痰;第二,呼吸不畅的程度加重,进行日常轻微动作(如穿脱衣、走路)时就感到极度气促,活动耐力下降,而且感觉日常治疗药物的效果变差;第三,发热超过37.8℃不退,下肢浮肿,食欲不振,甚至面色发绀或出现反应变迟钝、嗜睡,这时候不要犹豫,马上到就近医院急诊看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强健的体魄才是预防急性加重的关键。预防到位,寒冬虽冷亦可从容度过;规范治疗,慢阻肺虽为慢性病也能得到稳定控制。

2025-07-17
分享    收藏